很多人覺得農村自建房沒有那麼複雜,找個靠譜點的施工隊就搞定了!但是傳家之宅想說的是:一生也許就建一次房子,住一輩子、幾代人,投入幾十上百萬,不要撿了芝麻漏了西瓜!一旦倉促施工必定導致大量的問題和隱患,此時後悔已經爲時已晚,因爲什麼?

原因1:由於前期沒有進行專業周詳的農村房屋設計,空間如何規劃才合理舒適?採用那種結構形式既安全又經濟?哪些牆體應該承重做厚,哪些牆體可以不承重做薄?基礎應該做條基、獨基、還是樁基礎?柱子和梁應該怎麼設置?做多大經濟安全?鋼筋應該用多大?很多時候因爲施工隊沒有圖紙就照貓畫虎,有樣學樣,結果浪費進去很多錢,還不合理,留下遺憾!

原因2:因爲沒有農村自建房施工圖紙,業主和施工隊談施工承包價格也就無依無據!如果施工價格低,施工隊就儘量的減少工序,反正沒有圖紙,業主也無從考證,只有喫啞巴虧!

原因3:由於前期沒有進行專業周詳的農村房屋設計,施工中業主又覺不合理,邊做邊改,造成極大的材料浪費工期拖延,本該兩個月做完的工程搞了半年還沒有完!

原因4:由於事先無詳細圖紙,許多部位未經仔細測算,施工隊報價模糊不清,低價切入!後期施工中工隊增項加價、推諉扯皮!

基於目前農村自建房市場的現狀,傳家之宅在國內首創了自建房產品、裝修、傢俱、家電產品及服務的綜合平臺。打通從建築、裝修再到家居產品的供應鏈整體環節,搭建一站式建房、拎包入住的平臺,解決鄉鎮居民建房中建築商選擇難、返鄉監管難、配套服務選擇難的三大難題。

上面說了那麼多爲什麼設計這麼重要的大道理,可能很多人還是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其實就拿最近小宅看到的一個案例來說,就容易理解多了。這是一個93平米戶型的設計,平凡卻令人感動。這就是一個普通戶型,方正,三間房、通透。設計師從4種生活模式(20歲的兩人模式、30歲的小三口模式、40歲的大三口模式到50歲的同堂模式),發現有某些細節設計有點意思。在這個房子裏,如果我們按照不同的生命階段,按照設計說明裝修,這個94平米戶型,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家庭的成長需求。 

20歲的兩人模式

人羣特點:愛運動,愛自由,愛生活

A區:改造前,這裏就是一個餐廳;改造後,這裏放一臺跑步機,做成健身區。週末時,這裏作爲好友party區。對年輕人來說,在家裏喫飯的時候並不多。餐廳並不需要很大的空間。

B區:改造前,它就是一個普通的衣帽間;改造後,在中間增加了一個瑜伽區。

C區:居家休閒區(約3.2m*3.6m的客廳開間)

D區:主臥休息區。4.3m*3.3m的主臥格局,可放下雙牀頭櫃。滿足男女主人同時閱讀的需求。

你還在愛河裏,享受人生最美的時光。這種模式考慮到20+人羣的愛玩天性,滿足年輕人的生活夢想。b+d後,加上工作室,變成一個大套房設計。

30歲的小三口模式

人羣特點:小孩子剛出生的家庭。

A區:工作休息區。改造後,在女主人懷孕生產期間,單獨爲男主人安排一個房間。不影響母嬰的睡眠。

B區:這個餐廳改造後,專門增設了嬰兒備餐區。孩子的奶粉、營養餐,都在這裏加工完成。

C區:主臥區改造後,專門增加嬰兒牀的位置,方便照料。

D區:保姆室(父母臥室)。上一個設計中的衣帽間,調整到主臥旁。在主臥的對門,安排保姆房間或父母看護用房。

當爸爸後,你會很愛那個小東西。這種戶型是打動很多年輕父母的爆款。a區,還是要單獨開闢一間兒童房。

40歲的大三口模式

人羣特點:家有小兒初長成。

A區:考慮到小孩分房睡的需求,改造成兒童獨立朝南的臥室。

B區:孩子的創意活動區。上一個設計中的保姆房,由於孩子長大,不需要人照料。直接改造成,孩子堆放玩具與書籍的地方,更成爲ta的獨立王國。

C區:太太的衣帽間。

D區:方正的餐廚空間,可滿足5人用餐。

作爲一個父親,好的都留給孩子。擔心他感冒發燒,擔心他上學不開心。終於體會到一個父親的責任。b區也可以作爲書房,最幸福的事情,是與小東西一起看書。

50歲的同堂模式

人羣特點:三代同堂。

A區:改造後,成爲專屬老人房。父母年紀大了,住在身邊方便照料。

B區:老人專屬衛生間。安排在老人房的對面,方便他們起夜。

C區:步入式衣帽間。

D區:家庭餐廳。與上一種設計相比,餐廳面積縮小。

E區:子女次臥。方便子女回家探訪居住。

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辛苦奮鬥一輩子,幸福同堂,盡享天倫。

合理的設計成就一個溫馨的家庭。不讓自己早早的成爲房奴。何樂而不爲呢?家是每一個人居住的地方,家是由人員與空間住所形成的,一個好的空間住所能給家帶來溫馨的笑容。

如何才能讓自己舒服又踏實的住進這美麗的新房?其實這些話題相信也是給自建房業主們的一件非常大的煩惱。傳家之宅目前擁有六十多位全國知名多專業建築設計師、裝修設計師、結構設計師、效果圖設計師等。傳家之宅已經形成了一套專業的設計服務體系,在享受生活的同時,爲您帶來質的保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