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葡萄牙教官率領的炮隊在六月十七日駕船以西洋大炮對抗後金軍,贊畫副總兵張燾奏稱:“(炮隊)計用神器十九次,約打死賊六七百官兵”。徐光啓費盡心力引進的西洋大炮技術,就這樣被後金不費吹灰之力所得,由於紅夷大炮中的“夷”字犯了清朝的忌諱,被改稱爲“紅衣大炮”。

在明清戰爭中,西洋火炮扮演着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寧遠之戰中的紅夷大炮
天啓六年(1626年)的寧遠之戰,城頭怒吼的西洋火炮發出天崩地裂的聲響,努爾哈赤不會想到,明軍還有這樣威力強大的火器。冷兵器與熱兵器的碰撞,結果無需懷疑,八旗兵甲冑再厚,巴牙喇再勇悍十倍,終究是肉體凡胎,八旗兵被轟得外焦裏嫩,三天圍攻,未能撼動孤城寧遠,努爾哈赤的軍事生涯,頭一回遭遇重大挫折。
這是西洋火炮初次在大戰中一展身手。
不久後,天啓七年的寧錦之戰,西洋大炮再次大顯神威,幫助明軍挫敗了剛剛繼任大汗,急欲立威的皇太極。
對這種進口殺器,明軍稱呼爲“紅夷大炮”,因爲它雖然是從澳門的葡萄牙人手中購入,但卻是荷蘭人制造的,紅夷正是當時明朝對荷蘭人的稱呼,相當貼切。
嚴格來說,紅夷大炮應該是專指紅夷——荷蘭人鑄造的鐵炮,澳夷——葡萄牙人鑄造的被稱爲西洋炮。不過此後葡萄牙人對明朝進行技術援助後,明朝有了仿製能力,把這些火炮統稱爲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的由來,離不開一個人——徐光啓。
在中學歷史課本里,徐光啓也有被提及,不過提到的是他在天文和數學方面的成就,其實在軍事上,徐光啓也有很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他主持了西洋火炮的引進。
紅夷大炮的建議引進,是從薩爾滸之戰後開始的。
徐光啓是個軍迷,尤其對火炮情有獨鍾。在冷熱兵器混用,冷兵器爲主的明末,火炮的重要性被嚴重低估,而在歐洲,自從英國最早生產出鑄鐵炮以來,荷蘭、瑞典、葡萄牙等國家先後製造出了鑄鐵炮。
到了明朝萬曆晚期,鑄鐵炮成了歐洲海軍的制式大炮,在海軍強國的主力艦上,經常會配備100門以上的火炮。火炮已經成爲歐洲戰爭中的核心武器。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時期(1558-1603),英國就把火炮按用途分爲16種,其中最大型的火炮口徑6.5英寸,炮彈重達32磅(29斤),有效射程3.66裏,最大射程12.8裏。至於用於岸防的要塞炮,則更加驚人,發射的炮彈重達70-100磅。
明軍同時期最大的大將軍炮,也就相當於英軍的輕型火炮。

明朝的火炮技術,在洪武年間並不落後於西方,不過長久以來朝廷對火炮技術的改革相當有限。雖然也有從葡萄牙傳入的佛郎機炮,其最大的型號裝藥也只有一斤,鉛子最重也只有一斤,射程百丈左右。根據佛郎機炮仿製的無敵大將軍炮則是一種散彈炮,至於迅雷炮、虎蹲炮等,則都是輕型火炮。
這些火炮,在抗倭援朝戰爭裏,在野戰中用來打打日軍還夠用,面對堅固的城牆則力不能及,要搬到城頭作爲城防炮更是勉爲其難。
萬曆年間,薩爾滸之戰失敗後,遼東經略熊廷弼曾自行製造了不少大型火器,京師也招募工匠仿製了“呂宋大銅炮”28門,其中七門被送到遼陽加強城防。
但在天啓元年三月的遼瀋之戰中,明軍自造火器包括呂宋大銅炮的表現差勁,屢屢發生炸膛,過熱無法發射等窘況,無法抵擋後金軍。
呂宋大銅炮是明朝官員自己招募工匠根據西洋炮仿製,也就是山寨版。山寨版的不可靠,讓徐光啓意識到靠自己仿造,技術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過關,後金軍的威脅卻迫在眉睫,只有通過購買進口大炮應急,同時招募外國技術人員指導,纔可以循序漸進,既應對當下的威脅,又可以發展自己的技術。
於是,徐光啓、李之藻等人上疏:“西洋大銃可以制奴,乞招香山澳夷,以資戰守。”
得到同意後,即派人到葡萄牙佔領的澳門購買大炮。天啓元年五月和十二月,第一批4門大炮分兩次運到北京,天啓三年四月,又購買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沉船上的26門艦炮,同時進京的還有葡萄牙的24名技師,教授明軍大炮的運用和技術研發。

天啓六年正月,寧遠之戰爆發,被運送到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發揮了巨大作用,立下汗馬功勞。
根據記載,當時寧遠城頭共有11門紅夷大炮,輪流發射,威不可當,“每炮所中,糜爛可數里。”
《明史》:城內架西洋大炮十一門,從城上擊,周而不停。
《明熹宗實錄》:(寧遠)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
要說明的是,紅夷大炮其實是個統稱,並不是只有一種型號,千斤以上的稱爲西洋一號炮,千斤以下稱爲西洋二號炮,還有500斤的中炮,320斤的小炮等型號,根據參數的不同,威力也不盡相同。己巳之變前後的紅夷大炮
嚐到甜頭後,明朝又在天啓七年九月購買紅夷大炮2門和若干鐵銃等火器。崇禎登基後,又購買火炮10門,還從澳門招募了20名教官。
這批大炮和教官於崇禎二年正月從澳門出發,先到廣州與地方官接洽後,然後走水路北上,到了南京卻因故被耽誤了三個多月。
崇禎二年十月,炮隊到達山東濟寧,卻傳來後金軍突入長城的消息。炮隊晝夜兼程,於十二月初到達涿州後,又得到消息,良鄉已被後金軍攻破,炮隊恐怕再往前進,沒有可以據守的城池,於是在涿州佈置了8門大炮登城據守。
皇太極卻並沒有往涿州來,他的目標還是北京。
此時明朝面臨正統年間土木堡慘敗後,瓦剌兵臨城下時的選擇,是靠留在北京的五門西洋大炮憑城據守,還是在城下列營出戰。
最後,崇禎選擇了讓袁崇煥等在城外出戰,後金軍屢攻無功,最後退走。京師之圍解除後,崇禎三年正月初三,這批長途跋涉的大炮,在路上走了近15個月,終於抵達了北京,被崇禎賜號爲“神威大將軍”。
北京解圍,徐光啓再次陳奏西洋大炮的重要性:
“臣竊見東事以來 , 可以克敵致勝者 , 獨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 一見於寧遠之殲夷 , 再見於京都之固守 , 三見於涿州之阻截。”(徐光啓:《西洋神器既見其益宜盡其用疏》)
不久,崇禎下旨,將葡萄牙教官留京任用,“精選將士習西洋點放法”
到五六月間,第一批訓練的100名明軍炮手已經完成,教官開始分批訓練炮手,每批100人。九月,徐光啓和葡萄牙教官督造出了小炮,呈送崇禎,並得到賞賜“以示優異”。

此後,紅夷大炮又在戰場建功。
崇禎三年五月,明軍在河北發動反擊,進攻被後金佔據的灤州。徐光啓的弟子,登萊巡撫孫元華把手上的紅夷大炮炮隊配屬給參將黃龍,由千總吳進勝管理。
在恢復灤州戰役中,明軍以紅夷大炮爲攻城武器,轟開城牆,擊毀城樓,守城的固山額真納穆泰等無法抵擋,連夜放棄灤州逃跑,途中又遭明軍截殺,損失慘重,關內的後金軍不敢再呆,逃回瀋陽,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都被恢復,明軍大獲全勝。
獲勝後,孫元化的奏疏中說道:“攻灤首功爲黃龍營 , 龍營得力在西洋炮”
崇禎四年六月,皮島海戰爆發,雙方激戰十餘天,明軍在東江總兵黃龍和副總兵張燾指揮下,用戰船上的大炮猛烈轟擊後金沿海防線,結果是後金軍戰敗,“畏縮奔於八十里之外,不敢復近海岸”。
葡萄牙教官率領的炮隊在六月十七日駕船以西洋大炮對抗後金軍,贊畫副總兵張燾奏稱:“(炮隊)計用神器十九次,約打死賊六七百官兵”。
韓雲《守圉全書》:“公沙(葡萄牙教官)等在京者,後爲登撫屌用,麻線館之捷,擊死奴酋七百餘人。”
同時期的後金軍,已經從數次失敗中見識到了紅夷大炮的威力。在數次戰役中,後金也通過繳獲、拾獲等各種渠道,得到了一些或好或壞的紅夷大炮。
從天聰五年(1632年)起,皇太極就下令歸降的漢人佟養性按照繳獲和拾獲的紅夷炮開始仿造,但由於技術匱乏,勉強仿造出來的大炮數量和質量都不過關,還在苦苦尋求解決之道。

轉折發生在崇禎四年九月的吳橋兵變。
孔有德等率領的叛軍於崇禎五年正月攻佔登州,八月敗於祖大弼的遼軍。崇禎六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等駕着百餘艘船隻,12000多名士兵和家屬,無數火器彈藥等從鴨綠江口鎮江堡登陸投降後金,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船上還有數門紅夷大炮。
《孔有德致書皇太極乞降手本》:“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爲敵乎?”
皇太極聽說孔有德來降,親自到郊外十里外迎接,並給他以女真最隆重的禮節“報見禮”的待遇,可見他對這支降軍的重視。
有了孔有德、耿仲明帶來的紅夷大炮和技術工匠,佟養性的工作突飛猛進,不久後,後金的設立了專門的炮兵部隊“烏真超哈”,佟養性擔任烏真超哈固山額真,也就是漢軍都統。
徐光啓費盡心力引進的西洋大炮技術,就這樣被後金不費吹灰之力所得,由於紅夷大炮中的“夷”字犯了清朝的忌諱,被改稱爲“紅衣大炮”。

隨後,騎射皆精又擁有紅衣大炮的清軍,入關之後成爲近乎無敵的存在,在統一戰爭中難得一敗。
許多原本難以攻克的堅城,比如李自成大軍據守的潼關,史可法堅守的揚州等,在紅衣大炮的攻擊下都輕鬆攻克,漢軍炮隊成爲了清軍南征北戰的重要助力。
雖然紅衣大炮在中原戰場所向披靡,但這種以艦炮爲原型的笨重火炮在歐洲戰場已經落伍。同時期的歐洲,被稱爲“北方雄獅”的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軍隊中,團屬火炮,也就是著名的軍團炮已經普遍裝備,瑞典軍隊裏已發展出24磅、12磅、3磅的完整火炮體系,輕便簡易火力卻同樣強大,團屬3磅軍團炮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操作。
動輒千斤的紅夷大炮,比之歐洲已經落後不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