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自動分區、電子虛擬牆、降噪……一年前,石頭掃地機器人T6搭載着這些創新功能收穫了許多好評,同時也留下了一些遺憾。一年之後,石頭掃地機器人T7終於帶着全新的拖地系統和地圖管理4.0現身。這一年中,石頭科技也在科創板上市,成了繼“華米”和“雲米”之後小米生態鏈的第三家上市公司。T7作爲石頭科技上市之後帶來的第一款產品,究竟都有哪些升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外觀簡潔 水箱是最大亮點

先看包裝,依舊是石頭科技一貫的風格,簡潔的包裝盒上印着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輪廓,從這就可以看出T7繼承了T6的整體佈局,但細節發生了一些變化。首發有云石白和雲石金兩個顏色,我們拿到的是白色版本。

T7外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機身正面的按鍵,在繼承T6一體化設計的同時,三顆按鍵再次獨立,並且噴了一個頗有質感的銀色。相對獨立的按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誤觸,按鍵的功能同樣是清掃/開關機、回充和局部清掃。通過這三顆按鍵,在不連接APP的情況下也可以操作機器人完成基本的清掃工作。

從背面看T7依舊採用單邊刷的設計。掃地機器人單邊刷和雙邊刷孰優孰劣一直有很多爭論,事實上單邊刷並不是T7的主要清掃工具,邊刷只是用來清理牆角以及障礙物根部的垃圾。在開闊的區域清掃時,T7會把邊刷的轉速調低,以防打飛垃圾。?主刷依舊是可拆卸設計,主刷蓋可以快速取下,方便的清理纏繞在軸承上的毛髮。

拖地功能在T7上擁有很大的升級,實現拖地功能的組件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水箱、拖布支架和拖布。水箱採用抽屜式的設計,不用翻轉機器就可以輕鬆安裝或拆卸。拖布支架通過左右兩個卡扣固定在水箱上。拖布則是通過滑槽定位,並用魔術貼固定在支架上。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建議僅在使用拖地功能時安裝拖布支架,安裝後機器人也會發出語音提示“進入掃拖模式”。

電控水箱讓拖地功能更實用

掃地機器人實際上就是一個會走動的小型吸塵器,吸力自然是能否清掃乾淨的關鍵。石頭掃地機器人T7採用全新的無刷風機,MAX模式下吸力達到了2500Pa,相比T6提升了25%,這個吸力對於家庭來說絕對夠用。雖然吸力增強了,但是T7擁有和T6一樣的低噪聲標準,官方數據在安靜模式時噪聲爲64分貝,最高MAX模式爲72分貝。作爲參考,人一般說話的音量在40-60分貝之間,而吹風機的噪聲大約是80分貝。

除了吸力,掃地機器人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走位”,也就是路線規劃。T7搭載全新RR Mason™ 7.0系統算法。新算法加持下,T7不但定位更加準確,路線規劃也更加高效。

通過這個清掃中的地圖可以看出掃地機器人清掃的基本邏輯。通常,機器人進入一個新的房間後,會先貼牆壁繞行一週生成準確的房間地圖,隨後以“Z字“路線進行清掃。而在餐廳等複雜環境中,由於桌椅的遮擋,T7無法完成進行常規的清掃,會採用環繞的方式繞着桌腿、椅腿清掃,依然可以將絕大部分地面清掃乾淨。

說完清掃,再來看看拖地。一直以來,石頭掃地機器人的水箱是被吐槽最多的,小容量的水箱不能滿足大戶型完成單次拖地的需求。在T7上,電控水箱的容量被增加到297ml,並選用蠕動泵作爲吸水的方案,相比常見的隔膜泵方案,蠕動泵壽命更長,更不容易堵塞。官方數據T7使用小水量可以拖地250平方米,中水量可拖地200平方米。實際體驗中,使用中水量掃拖7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直觀的看水量消耗一半左右。

除了水量,下壓力也是去除污漬的關鍵,下壓力不夠,就像人使不上力氣。T7只有保證拖布緊緊地壓在在地面上,纔能有好的拖地效果。爲了實現這一點,拖布支架使用恆壓彈簧設計,與地面時刻保持300克左右的壓力。那實際效果怎麼樣呢?我們選擇了經常出現污漬的廚房進行測試。在發現廚房的角落有很多污漬後,啓動T7進行局部清掃,考慮到可能有油污的存在,設定大水量掃拖三次。三次掃拖後效果明顯,大部分的污漬都已經被清除,但是靠近櫥櫃邊緣的位置扔有頑固的污漬存留。這樣的拖地表現,足以應對居家大部分情況。

作爲一個智能掃地機器人,T7的拖地功能同樣智能。開始清掃時,T7會主動加大水量打溼拖布,並且隨時保持水量的穩定。另外,得益於對於噴水量的精確控制,T7可以實現對不同位置進行不同強度的清掃。

繼續升級的地圖管理4.0

首次清掃完畢後,T7可以將識別的地圖保存並進行編輯。我們可以對自動生成的地圖進行合併、分隔並進行命名,最終形成完整的房間地圖。當然,這些功能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全新地圖管理4.0帶來的新操作。

首先是可自定義的清潔方案,以往我們只可以選擇讓掃地機器人進行全局清掃或區域清掃,而T7可以制定詳細的清掃方案,不同房間的清掃吸力和拖地水量可以進行隨意組合。比如我想在臥室使用靜音模式+小水量,而客廳使用強力模式+中水量,玄關經常有室外帶進來的灰塵,選擇使用MAX模式+大水量,定製方案能更加精細化的滿足清潔需求。此外,不同房間的清掃順序同樣可以調整,比如我總是設定衛生間是最後一個清掃的。

地圖上還可以設置清掃禁區和虛擬牆。比如我不想讓掃地機器人進入衛生間,於是就在門口設置一個虛擬牆。客廳這張桌子附近經常擺放着攝影器材,我擔心掃地機器人會碰倒三腳架,於是設置一個禁區,器材就安全了。地圖上紫色標註的禁區是T7的新功能,叫做拖地禁區,主要用來標記地毯。沒有安裝拖布支架的時候,掃地機器人會正常的對地毯進行清掃,安裝後則會自動避開,防止打溼地毯。

爲了滿足複試樓房的掃地需求,T7最多支持記憶並編輯4張地圖,更換機器人所在樓層時,機器人可以自動識別所在樓層,並加載相應地圖。

長續航與智能斷電續掃

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電池容量是5200mAh,官方數據在標準模式下單次續航約爲 2.5 小時,實際使用自定義的清潔方案掃拖7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用時33分鐘,耗電29%。

2.5小時左右的續航時間足以滿足大部分戶型的清掃需求,但是爲了防止意外狀況,T7還擁有智能斷點續掃功能,與普通斷點續掃最大的不同就是會根據未清掃的面積計算充電時間,能夠滿足剩餘清掃任務時即出來接着打掃,可以更快的完成整個清掃任務,節省時間。

最後看看充電底座,T7的充電底座依舊保持了比較大的體積,背後也有隱藏空間用於收納多餘的線纜。

總結

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首發價格是2899元,比去年T6的首發價格僅多了100元。最明顯的升級還是T7的拖地功能,水箱容量更大也更加智能,足以勝任日常的拖地任務。但是受機器人結構影響,邊角的垃圾能夠被清掃,但污漬很難被擦除。算法方面的升級讓機器人非常的靈敏,使用過程中基本不會出現與傢俱的碰撞。地圖管理系統的升級則讓用戶擁有了更多選擇的空間,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制定清掃方案。總體來說,作爲石頭科技的旗艦產品,T7性能優秀的同時,也是一款更人性化的掃地機器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