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網上流行着一個笑話:老大剛出ICU,父母說感覺還是不太行,要不還是生個二胎吧。於是,科創板出世了,將於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並進行試點,這應該是政府爲做成中國版的納斯達克而推出的第四枚種子選手了。

可憐的新三板被拋棄,科創板能否取而代之,引領市場走向?

科創板,全稱爲科技創新板,早在2015年時就已經推出了。有不少人表示:之前推出的新三板、戰略新興板、創業板要麼是爲了試水,要麼是後勁兒不足,此次科創板的推出,才真正具有了中國版納斯達克的味道。

不同於之前的是,科創板此次將先於主板市場實施註冊制,由掛牌企業和中介機構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對投資者的要求與以往相比也有所變化,不同於新三板300萬金融資產的嚴苛條件限制,科創板有可能會將該數字降低至50萬。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將會有上下50%的漲跌幅限制。

證監會表示,此次科創板重點面對的是一些尚未進入成熟期但是具有成長潛力且滿足有關規範性、具有科技型、創新型特徵的中小企業。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科技類型企業都能夠掛牌,並且在財務上還是會有一定的要求與門檻。

可憐的新三板被拋棄,科創板能否取而代之,引領市場走向?

而科創板之所以關注這些中小型的科技創新公司,主要是因爲很多科創公司未來發展的潛力很大,但是大都處於一個燒錢但是不盈利的階段,有些企業就連抵押的資產都沒有,只有一套核心技術或者是模式。

這種企業即便是在前期獲得了VC輪的投資,後期仍需要大量資金作爲補充。而科創板試點的推出,能爲更多的中小型科技創新類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渠道,降低它們融資的門檻。

未來一旦試點成功後,科創板與註冊制就將在我國正式推行,這些科技創新類的企業在未來上市時也會有更多的選擇,未來難免不會出現一些科技巨頭。同時,也避免了很多科技類型的企業紛紛跑去美國上市的尷尬局面。通過這樣的一種扶持政策,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國外優質企業在科創板上進行融資。

可憐的新三板被拋棄,科創板能否取而代之,引領市場走向?

很多投資者表示,科創板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他們想要投資一些科技創新類公司需求。對此,證監會也表示將指導上交所針對創新企業的特點,在資產、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強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並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分享創新企業發展成果。

對於此次科創板的推出,有不少人紛紛猜測它是否會取代創業板和新三板,並對市場造成較大的衝擊。科創板既然能夠試行推出,必然是經過了多方面考慮的,爲了不妨礙整個大市場的發展,科創板是獨立於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有可能在短期內是利空,但是長期來看,絕對是利好,對於促進新經濟龍頭的形成以及我國經濟的增長有積極影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