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如果站在小欣的角度來看的話,卻又是合理的,因爲像小欣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是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義者,這樣的孩子,就會非常擔心自己犯錯,或者在什麼地方表現得不夠出色,因爲在他們看來,一旦自己有這樣的表現,就會失去別人對他的愛了。另一方面,過度追求完美也會給這些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儘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壓力會轉化爲做事的動力,但更多的還是積蓄在他們的心中。

傍晚時分,李珊珊在廚房裏爲一家人準備晚餐,正當她忙地不亦樂乎的時候,突然從客廳傳來了東西倒地的聲音,緊接着,就聽到女兒小欣的哭聲。

李珊珊趕緊跑出去看,原來是垃圾桶倒了,垃圾也散落一地。而女兒小欣則是一邊哭一邊拼命地用手把垃圾往垃圾桶裏面裝。垃圾有些多,這讓只有三歲半的小欣有些應付不過來,以至於手忙腳亂起來。

看到這樣的場景,李珊珊便知道肯定是女兒把垃圾桶給打翻了,於是立刻操起掃把收拾起來。可是沒想到,自己的舉動讓女兒哭得更傷心了。

李珊珊很奇怪,自己不但沒有責罵女兒,反而幫她把垃圾掃乾淨了,怎麼女兒卻哭得更大聲了呢?

細問之下,李珊珊才知道了那個令她哭笑不得的答案,因爲女兒說,她害怕媽媽因爲這件事而不喜歡她了。這怎麼可能?女兒小欣可是李珊珊心中的寶貝,怎麼會因爲這點小事便不喜歡她呢?可見女兒是想多了。

小欣真的是想多了嗎?站在大人的角度來看,確實是這樣。然而如果站在小欣的角度來看的話,卻又是合理的,因爲像小欣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是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義者,這樣的孩子,就會非常擔心自己犯錯,或者在什麼地方表現得不夠出色,因爲在他們看來,一旦自己有這樣的表現,就會失去別人對他的愛了。

※完美主義者的分類

所謂完美主義者,就是指處處要求完美的人。只不過,這個概念其實也可以進行細分,比如根據指向目標的不同,就可以分爲他向型和自向型這兩種。

①他向型

所謂他向型,就是以完美主義去要求他人,很顯然,這樣的完美主義者是有些過分的,也往往會討人厭煩。

②自向型

與他向型對立的,就是自向型完美主義者了,這些人會用非常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即希望自己處處變得完美。這種行爲,一般來說是不會直接危害到其他人的,因此相比起他向型完美主義者,他們受到的排擠就要少得多。

不過自向型完美主義者,如果以動因來分的話,又可以分爲社會指向型和自我指向型這兩種。前者追求完美的動因是爲了滿足外界的期望,而後者追求完美的動因則是完全由自身而起。

③自我指向型

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往往會抱有一種信念,那就是隻有達到了自己心中預設的目標,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一旦無法達成,就會認爲自己是沒有價值的,甚至還擔心因此而失去別人對他的愛。

就像小欣那樣,很顯然,她想做一個永不犯錯的乖孩子,所以纔會對打翻垃圾桶這麼小的事耿耿於懷,甚至擔心媽媽因此而不再愛她。

不難看出,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總會給自己設立很高的標準,二是非常敏感,擔心因爲無法完成這些標準而被他人嫌棄。

給自己立下高標準,這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也不排除負面影響的存在;至於過度敏感,則明顯是害處多於好處。總之,自我指向型完美主義,對於孩子來說,是既有利也有弊。

※自我指向型完美主義對孩子成長的利弊

√做事更有動力

由於這些孩子追求完美的原因是內生的,因此往往會比其他的孩子更積極地去完成各種事情,尤其是那些被他們預設了標準的事情。

這樣的孩子,從表現上看就是更積極向上,自身能力也更容易提高,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他的成長是有利的。

√自我價值認同強烈

這些追求完美的孩子,往往會有比較強烈的自我價值認同感,而這種認同,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對他的身心發育大有好處。

×心理壓力大

另一方面,過度追求完美也會給這些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儘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壓力會轉化爲做事的動力,但更多的還是積蓄在他們的心中。長此以往,就有可能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扭曲。

×影響社交

前文已經提到,這類孩子的一大特點就是過度敏感,總會認爲自己做得不夠好會讓別人不再愛他們。

這種過度敏感的心態,對孩子的社交是很不利的。因爲他們無法正確把握人際關係,常常會因爲對方的一些無意舉動而過度聯想,從而讓雙方的關係走向破裂。

可以看出,儘管這種完美主義帶給孩子的並不完全是壞處,可是對於那些壞處,家長也是應該重視的,是要想辦法儘量避免的。那到底應該如何去做呢?

※如何對這些孩子進行引導?

讓孩子明白“缺陷”也是一種美

追求完美的孩子,對於缺陷是很難接受的,在他們的認知中,這就是一種十足醜惡的東西。然而真實的世界裏,缺陷纔是普遍的,這是一種自然之美。

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讓他們學會接受這種特殊的美。一旦他們能夠正視缺陷,自然就不會總是以過度的完美主義來要求自己了。

不要讓“僞缺陷”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追求完美的孩子,往往會因爲一些“虛假的缺陷”而陷入悲觀。

比如小欣那樣,打翻垃圾桶的行爲,是個意外,即便大人也可能犯,因此就不能說是她的一種缺陷,然而她卻爲了這件事而變得悲觀起來。

事實上,很多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就是這樣,他們總是被一些“僞缺陷”所困擾,甚至失去自信。故而身爲家長,應該做好引導,多鼓勵孩子,告訴他們這些不是真正的缺陷,從而讓他們變得更自信起來。

追求完美,雖然不見得就是壞事,然而通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很多時候,對完美過度追求也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家長們應該特別注意孩子的這種傾向,並及早干預,讓孩子早日養成良好的心態,而不總是去追求完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