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合衆國際社12月2日報道,英國《科學報告》雜誌刊登的最新研究表明,嬰兒在子宮裏的“胎動”,可能是他們正在建立對自己身體的意識。

研究報告的作者、倫敦大學學院的洛倫佐·法布里齊(Lorenzo Fabrizi)說: “在發育早期,自發的運動和對環境給予的相應反饋,是諸如大鼠這樣的動物產生大腦映射的必要條件。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一理論可能對人類也適用。”

研究團隊觀測了19名平均月齡只有裏兩天的新生兒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的腦電波,部分嬰兒是早產兒。研究發現新生兒肢體運動和大腦活動之間存在一定聯繫。例如,新生兒右手的移動,會立即引起大腦左側相應部位做出反應。研究人員說,在嬰兒(尤其是早產兒)還未出生時,這種“快速腦電波”最爲明顯,而等到嬰兒出生幾周後,與運動有關的“快速腦電波”就會停止。

研究還表明,在妊娠晚期,胎兒的運動有助於其大腦感覺輸入處理區域的發育,即幫助嬰兒的大腦建立對自己身體的意識。因此,研究人員表示,醫院可以據此爲早產兒選擇合適的護理方式,例如,用襁褓仿造出羊水中的“束縛感”,爲嬰兒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但是也要注意儘量減少醫療干擾,保證嬰兒的睡眠質量。(實習編譯:郭恆越 審稿:譚利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