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7月18日電(記者 黃豔梅)2018年廣西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羣培訓班17日在廣西民族大學開班。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表示,廣西將建立多層次、多渠道人才培訓體系,多舉措保護民族文化瑰寶,做強“桂風壯韻”產業。

資料圖:民衆參觀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展示館。 黃豔梅 攝

廣西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分佈有壯、漢、瑤、苗、侗等12個世居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銅鼓文化、劉三姐歌謠文化、布洛陀創世文化、木構建築營造技藝文化,壯劇、桂劇、彩調、獨絃琴、馬骨胡等藝術文化,以壯族“三月三”、瑤族盤王節等爲代表的傳統節慶文化。

今年6月29日,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鑄造的直徑6.68米銅鼓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 俞靖 攝

廣西文化廳官員介紹,廣西將打造民族風情文化產業帶,實施民族文化傳承項目,建立民族文化產業園區,鼓勵工藝美術能工巧匠、傳承人和藝人走市場化道路,創建民族工藝品和民族服飾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資料圖:“壯族三月三”成爲展示廣西“桂風壯韻”風情的民族文化嘉年華。 胡雁 攝

目前,廣西壯都、百色田陽縣壯文化開發區、歌婭思谷——中國白褲瑤民俗風情園、欽州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一批項目在建設中,來賓世界瑤都非遺文化體驗基地、隆安“那文化”生態城、毛南民族風情特色小鎮、賓陽炮龍文化園等正在籌建。

銅鼓是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其活態性、完整性成爲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活化石”。“世界銅鼓之鄉”廣西河池市正在建設國家級銅鼓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啓動重點項目和區域保護工程,保護傳承銅鼓文化。

資料圖:廣西龍州女子演繹壯族天琴彈唱。 崇宣 攝

2017年12月,廣西振興傳統工藝研究中心揭牌。該中心將建立大數據,建立廣西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總結並推廣優秀的振興傳統工藝模式,共創廣西振興傳統工藝協同創新平臺。

資料圖:廣西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項目傳承人何紹堂製作的鼓樓作品。 融古月 攝

經過多年打造,“壯族三月三”已成爲展示廣西“桂風壯韻”風情的民族文化嘉年華。目前,廣西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9名。(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