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卒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87年1月),姓博爾濟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乃貝勒寨桑之女。其十三歲時,嫁於後金四大貝勒之一的皇太極爲妻。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號大清稱帝,封其爲永福宮莊妃。後人根據其死後諡號稱之爲孝莊。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臨,而後福臨嗣帝位,是爲順治,孝莊被尊爲皇太后。再後,其孫玄燁又嗣帝位,是爲康熙,又被尊爲太皇太后。由於她是皇太極的妃子,而皇太極的諡號是太宗文皇帝,又因其兒子和孫子均是皇帝,所以史稱“孝莊文皇后”,一般也稱之爲孝莊。孝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也無愧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多爾袞的歷史評價
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1626年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爲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爲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但是多爾袞入關前後對蒙古、朝鮮、漢族所犯下的羣體屠殺、野蠻掠奪、強姦婦女等罪行,是不可以原諒的罪孽。
孝莊皇后爲什麼不可能嫁給多爾袞:
歷史上對於莊妃和多爾袞的關係一共有三種猜測。一說兩人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結了婚,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種說法是兩個人非但沒有結婚,還相守以禮,保持着純粹的皇嫂與小叔子的關係。第三種是兩個人沒結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着情人關係。《孝莊祕史》裏面取的是第三種說法。 在《孝莊祕史》中,多爾袞與孝莊兩人偶然相識在蒙古大草原上,多爾袞對美麗的孝莊一見鍾情,於是對着敖包互許終身。情節美則美矣,可惜根據史料考證,一見鍾情這件事卻不大可能發生。因爲多爾袞在建州女真,孝莊在科爾沁(蒙古),兩人之間相隔數百里,連見一面也是很困難的。兩人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孝莊的姑姑哲哲與皇太極的婚禮上。那時多爾袞三歲,孝莊兩歲。別說一見鍾情了,兩三歲的小孩記不記事還是個問題。那會不會是二見鍾情呢?也不可能。兩人第二次會面時,孝莊10歲,多爾袞11歲。那天,多爾袞在那忙着結婚呢。不過新娘子不是孝莊,而是同部落的其他小女子。三見鍾情就更不可能了。這回輪到莊妃結婚了,12歲的她嫁給了皇太極。我們現在覺得12歲一小孩,結什麼婚呀?但在古代12歲算是大齡青年了,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孝莊12歲出嫁,是合情合理的。這樣一來,才見了三次面的兩人就已經各自結了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