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30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不仅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家园,同时也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成为社区治理的指南针。

什么是社区发展治理?社区发展治理怎么做?11月30日,菁英成长攻略——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村(社区)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开班,来自郫都区各村、社区的60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这项社区人才培养项目将持续一年时间,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的方式,提升村、社区人才专业能力,发挥本土专业社会工作团体平台作用,创新创造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新格局。

据悉,位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郫筒街道,共有社区、村工作人员253人,其中社工专业人才有86余人。可是,目前该街道社区工作者中通过专业学习的还较少,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对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认识度相对薄弱,基础还较薄弱,对于什么是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怎么做等知识内容、专业化水平、实务经验等有待提高。为推动郫筒街道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和社区人才培育,指导社区人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社区规范和服务,促进社区服务发展,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使社区工作人员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社会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筒街道联合成都市郫都区郫筒社会工作者联合会举办了这次培训。

在当天举行的第一期培训中,由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邓湘树担任主讲老师,他将理论与案例结合,向学员们讲述如何提升社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如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邓湘树指出,要需求为本,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要党建引导,保障社会治理方向;要专业介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要制度保障,建立长效发展机制;要建立机制,促进公众广泛参与;要培养骨干,造就社会治理人才。邓湘树说道,“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做法包括目的活力化,模式组织化,主体多元化,内容服务化,能力法治化,方式民主化,手段信息化等。”

郫筒街道党工委书记杜攀介绍,此次培训项目将从二个大方向,10+6等小项为出发点即社区人才营造专业训练(4+2+4)、社区营造活动教室6次沙龙。将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外出参访/团队建设”等方面为主题,围绕什么是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怎么做?如何做?社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社区营造--从认识自己的社区开始、如何撰写社会工作项目计划书等内容,支持学员了解社区发展和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点,提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及社区社会工作的系统认知。相信通过本次的项目培养,能让学员对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社区社会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提升自身对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自信心与专业认同感。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