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想自由又怕沒人照顧,許諾錢都給他們,媳婦反擊:都是一張嘴

都說婆媳是本書,得慢慢翻慢慢讀,特別是有了孩子後,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幾乎是直線上升,除了大家所謂的完美婆婆出錢出力不多事的其他幾種幾乎都有矛盾。

有的是出錢出力多事,有的則不出錢出力不多事,不出錢出力多事,不出錢不出力不多事,還有一種是最讓大家討厭的不出錢不出力又多事。

能遇到第一種的可以說是很幸福,即使碰不到但是錢和力有一樣也還能忍,再不濟都沒有但是也不管你們到了落得清靜也行,可怕的是最後一種。

但看看生活中好像最後一種站了多數,也可能是其他幾種的矛盾就不出來說了,畢竟各有好壞。


婆婆想自由又怕沒人照顧,許諾錢都給他們,媳婦反擊:都是一張嘴

陳豔雖然和婆婆同住一個小區,但沒孩子前和婆婆來往不多,平時不去蹭飯,最多也就是老公去得比較多,她更喜歡在自己家安靜沒人管,所以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觀點衝突,畢竟不認同沉默就好。

但是有了孩子後矛盾就開始顯露,住在一個小區婆婆以不會照顧月子爲由不去,陳豔只好讓自己的母親過來,母親過來後婆婆又開始有事沒事去她們家,每次去就說哎呀我最喜歡我大孫子了,然後抱着孩子親個夠,等孩子一哭趕緊說,孩子要媽媽啦,扔給她回自己家。

不帶孩子也罷,反正有自己的母親在,但婆婆每次過來就像領導視察一樣,說孩子怎麼這麼瘦了,然而月子裏的孩子都是胖胖的,也不知道她哪裏看出來瘦了。

再不然到了飯點突然過來看她們喫什麼,對着飯菜指手畫腳一番,說喫這點東西,怎麼能有奶水,我大孫子不是要餓着了。

還時常對着丁點大的孩子說,以後奶奶的錢啊都是給你的,給你上大學,給你買房子,你要好好孝順奶奶哦。

陳豔說,婆婆不說也罷,一說更來氣,從她懷孕到孩子生下來,婆婆沒有花一分錢,真的是連孩子的衣服都沒買過,每次說起來給多少孩子,婆婆就說,我的錢啊是要留着以後給她們的。


婆婆想自由又怕沒人照顧,許諾錢都給他們,媳婦反擊:都是一張嘴

有一次母親有事來不了,希望婆婆幫忙照顧幾天,婆婆說自己和姐妹約好了出去旅遊,錢都付了,不能退,不然她肯定來照顧,最後沒辦法,陳豔請了幾天的阿姨,回來後,婆婆來家裏假惺惺地說,哎呀大孫子委屈了,奶奶沒能來帶你幾天,以後一定帶你出去玩。

陳豔這次很生氣,平時沒事你不管就不管,這次需要你幫忙你卻逃得遠遠地,於是她說了句,都是一張嘴,婆婆不吭聲了。

婆婆想自由又擔心老了沒人照顧,她可以理解,但是沒必要總是用一些空頭支票來哄騙她們,而且自己不出錢不出力還總來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關心多愛她們,還總對鄰居說,哎呀我給她們小兩口空間呀,我不去摻和她們。

似乎婆婆不說這些,她們就不會管她一樣,平時大家各過各的,但逢年過節她們也會給婆婆錢,添置一些東西,但婆婆對於她們的付出總是不滿足,覺得她們對自己不夠好。


婆婆想自由又怕沒人照顧,許諾錢都給他們,媳婦反擊:都是一張嘴

她並非是計較婆婆給了什麼,公婆帶孩子不是義務,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但是你既然什麼都不願意付出,那也不要總來干涉別人,互相不抱希望就不要互相指手畫腳。

很多長輩是打着現代人的旗號不出錢不出力給你自由,但又執行着傳統裏所有婆婆的享受和權勢。

因果循環,人與人的相處,處的就是感情,兩個人的結合使兩個家庭有了交集,沒有婚姻婆媳就是陌生人而已。

婆媳關係是因爲婚姻而被動產生的關係,並不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加上磨合期短,雙方關係好不好有時候就像撞大運般,只能自求多福。

不要期望太高,保持距離,相敬如賓,順其自然,無論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要覺得全天下就自己最聰明,畢竟大家的心裏都是鏡子一般明亮,你對我如何彼此都知曉,只是沒說罷了。

既不打算付出,也就不要苛求太多,於你於她都是好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