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選拔學生進廠實習、不惜人手分配導師資源到堅持製作比例模型、舉辦高校院長高峯論壇,與其他車企只爲了作秀、爲了傳播、爲了別人有我也要有的辦賽思路和訴求不同,每一個環節上,都可以看出上汽把設計大賽這件事當成了企業的核心經濟工作之一,當成了一個從行業角度出發的內部創業項目。每一年的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都是擺在上汽乃至整個行業面前的一道難題,如何把汽車設計這個專業度要求頗高的比賽一屆比一屆做的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影響力,如何在變化莫測的外界環境中堅持初心、幹到百年老店的那一天,是一個聽起來讓人眉頭緊皺的命題,也是一個空前絕後的挑戰與良機。

一件事堅持做7年,一定會遇到失去激情的瘙癢困境。

每一年的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都是擺在上汽乃至整個行業面前的一道難題,如何把汽車設計這個專業度要求頗高的比賽一屆比一屆做的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影響力,如何在變化莫測的外界環境中堅持初心、幹到百年老店的那一天,是一個聽起來讓人眉頭緊皺的命題,也是一個空前絕後的挑戰與良機。

這種曾經的自己給現在的自己預設的壓力,是7年之癢的根源之一。

畢竟放眼全球,還沒有一家車企能把設計挑戰賽辦到第七屆,同時開闢中歐兩大賽區,吸引海內外100餘所高校的學子參賽。

能舉全公司之力把設計比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對整個汽車設計教育行業有看得見的助推作用之外,市場上也出現了“上汽是最美自主品牌、上汽設計成爲了中國汽車設計代言詞”這種聽起來像喫了蜜、卻也極度危險的輿論聲音。

擔心華爲被捧殺、急忙出來喊話“我們並不偉大”的任正非也明白,不斷抬高公衆的期望,是對既有成績的肯定,也是在給未來的自己埋雷。

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的第七年,還恰逢蓬勃上升了三十年的中國車市的拐點。

坦白講,從去年開始車市環境如此慘烈,我曾一度預想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會停辦,畢竟這種對企業財務情況無法產生立竿見影促進作用的支出項目,應當第一個被歸入降本增效的計劃中,儘可能地把資源讓出來,老老實實和行業共渡難關。

這就完全取決於領導的見識了。

如果你只認眼前的經濟成本,你只需要用當季最好看的財務報表對股東和投資人負責,你認爲車賣的好不好與對設計和研發的投入沒什麼關係,你辦一屆設計大賽可能都會覺得冤枉錢花的傻到家。如果你目光再長遠點,你看的是未來10年20年的市場競爭格局,你想的是爲教育盡一份力、再從中汲取推動企業乃至行業的動力,你的決心是從根上解決眼前的問題、哪怕短時間內會徒增更多壓力,你可能依然堅定信心要把設計比賽這件事辦一百年。

衝破7年之癢的困境,並且還將持續向前衝,與上汽從中找到了“共贏”的發展模式不無關係。

設計大賽的初衷,是發掘優秀的創意,吸納優秀的學子坐上自主品牌設計崛起的這條船。教會這些少年成長的同時,也會給上汽設計帶來強大的戰鬥力,對學生和高校是好事,對企業和行業是好事,消費者有了更物美價廉的選擇、不用再爲了一絲高階的審美追求而掏空了腰包,也是好事。在商業叢林中找到了共贏的生存法則,就不愁前進的推力。

在設計上花重金花精力投入的自主品牌也不少,爲什麼獨有上汽一家可以把這件事盤活?

從選拔學生進廠實習、不惜人手分配導師資源到堅持製作比例模型、舉辦高校院長高峯論壇,與其他車企只爲了作秀、爲了傳播、爲了別人有我也要有的辦賽思路和訴求不同,每一個環節上,都可以看出上汽把設計大賽這件事當成了企業的核心經濟工作之一,當成了一個從行業角度出發的內部創業項目。

出發點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最後的結果也截然不同。

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只是引爆這一系列“創業”動作的第一環。從今天來看依然前衛的、符合中國老百姓審美喜好的律動設計到將上汽乘用車拯救於危崖邊際的榮威RX5,從建立上汽設計倫敦前瞻工作室、開闢設計大賽歐洲分賽區到汲取了第六屆大賽獲獎作品靈感、率先探索5G出行的榮威Vision-i,很難從理性的角度釐清一個設計挑戰賽對於上汽乘用車的發展起到了10%、50%還是90%的作用。

如果用最感性的角度來看,不得不說是比賽聚集的這羣人,成爲了這個創業項目最有價值的收穫,也是支撐着設計大賽突破7年之癢、有信心打造百年老店的根基。

期待從這屆比賽走出來的選手們,可以把你們一路的收穫和成長轉化爲下一臺RX5,下一臺Vision-i;也希望你們可以傾盡全力,把這個獨一無二的創業項目堅持下去。

一等獎:中央美術學院呂銘浩

二等獎:魯迅美術學院高瀚森、中央美術學院劉子陽

三等獎:清華大學伊鵬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武嘉儒、江蘇大學何泰樂

歐洲賽區一等獎:考文垂大學Ken Gan

歐洲賽區二等獎:考文垂大學Kaiwen Fan

歐洲賽區三等獎:考文垂大學Ben Thompson

一件事堅持做7年,一定會遇到失去激情的瘙癢困境;一件事堅持做7年,也一定會發現最初的那些對手,早就被時間淘汰的一乾二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