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合肥,记者 刘梦然)讯,年报披露季开启以来,国资控股企业的财报"成绩单"受关注。近日,安徽省重点国企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海螺集团")下属两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年报披露。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螺水泥(600585.SH)和海螺型材(000619.SZ)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双双实现增长。其中,海螺水泥去年营业收入为1570.30亿元,同比增加2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93亿元,同比增加12.67%。

海螺型材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同比增长16.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0.03万元,同比增加19.56%。加上此前省国资委方面数据,海螺集团2019年各项财务指标陆续见光。

海螺水泥:日净利润逾9000万

海螺集团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大股东为安徽省投资集团,持有51%的股份,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此外,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9%股份。除控股海螺水泥、海螺型材外,海螺集团总资产逾2000亿元,对外投资包括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海螺酒店和海螺建材等。

根据此前安徽省国资委方面公布的数据,2019年安徽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8252.7亿元,利润总额768.6亿元。当年海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43.66亿元,利润总额452.2亿元。以此计算,海螺集团约占省属企业总营收28%,利润总额占比过半。

其中,水泥制造是海螺集团的主导产业,下属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水泥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水泥、商品熟料、商砼及骨料的生产和销售。

截至3月23日午间收盘,海螺水泥总市值为2782.13亿,居于安徽省上市公司之首。根据海螺水泥年报显示,2019年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1570.30亿元,同比增长2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5.93亿元,同比增长为12.67%。以此计算,海螺水泥平均每日有9200万元净利润进账。此外,扣非后净利润327.19亿元,同比增长9.73%。

在代表营收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上,营收核心水泥和熟料合计净销量为4.32亿吨,同比增长17.44%;受益于产品综合销价上涨和销量增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1.14亿元,同比增长19.60%,该部分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4.97%。较上年同期下降2.85个百分点。在自产品和贸易业务上,受销售成本和贸易成本增加的影响,综合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0.31%和0.01%。

此外,在分品种销售情况上,42.5级水泥、32.5级水泥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1.76个百分点、5.09个百分点,熟料毛利率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其中,毛利率最高产品为骨料及石子,综合毛利率达70.60%,不过该部分营收仅10.22亿元,占海螺水泥收入的比例不足0.7%。

在各项财务指标上,海螺水泥体现出国有控股企业资产的优质性。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7.38亿元,同比增长12.98%。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131.97亿元、173.63亿元、360.59亿元,对应增幅为33.19%、31.57%、107.68%。

海螺型材: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

作为集团下属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海螺型材紧随其后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新型化学建材是海螺集团的第二大产业,海螺型材是我国首家以塑料型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不过与海螺水泥相比而言,存一定差距。

截至3月23日午间收盘,海螺型材市值仅为18.14亿。年报显示,海螺型材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同比增长16.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0.03万元,同比增加19.56%。

在扣非净利润上,海螺型材持续为负。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至2019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7.3万元、-6434.5万元、-4012.96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90%、-19.22%、37.63%。

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上,政府补助为主要组成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202.64万元。此外还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872.04万元以及投资管理收益等,合计5172.99万元。

红岸风险预警系统显示,公司在2019年多期出现疑似财务粉饰异常,表现为投资收益和营业收入大幅凸起。2016年至2019年,海螺型材营业收入分别为31.85亿、30.88亿、30.90亿和36.14亿,对应增幅分别为-7.13%、-3.04%、0.09%和16.95%。

在占比上,虽然公司表示积极进行多元化发展,不过型材行业依然是"一枝独秀",2019年营收为35.83亿元,占比99.14%。其中塑料型材及门窗等产品确认的营业收入为29.85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在80%以上,主要为内销收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三季度,红岸预警系统显示公司在盈利健康水平上存在异常,表现为连续两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分季度情况来看,2018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值,定期报告显示,当年四个季度现金流净额分别为-9254.58万、-7800万、-1.58亿和-1.95亿。

直到去年第三季度,公司现金流净额实现扭负。2019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为1.72亿元,较本年度净利润高1.61亿。对此公司解释为报告期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较年初增加1.13亿万元、存货较年初减少4369.18万元,增加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在此背景下,是公司应收账款连年上升。2016年至2018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52亿、1.66亿、2.15亿,而截至2019年末,公司应收账款约2.20亿,占总资产比例为5.43%。

对于应收账款上升的原因,公司曾表示一是受市场竞争影响,公司增加采用客户房产抵押等延期付款结算,导致型材产品应收账款上升;二是公司逐步加大对终端市场控制,终端产品门窗收入比重逐步上升,而门窗销售货款需按门窗安装进度逐步回笼,造成门窗应收账款逐步上升。公司同时表示,应收账款风险可控,合同到期可收回资金,目前未发生坏账。

不过,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应收账款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经济效益,由于能够回收的额度和回收时间不确定,而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公司的成本费用,拖累公司的盈利能力。

对于相关疑问,财联社记者联系海螺型材董秘办,不过未取得联系。

海螺水泥分红慷慨

而值得一提的是,同为海螺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海螺水泥和海螺型材对股东投资者的回报程度也可谓天差地别。

在披露2019年报的同时,海螺水泥也发布了年度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合计将派发106亿元。

海螺水泥2002年上市以来,除2007年未进行利润分配外,已经派现16次,累计派现316.79亿元。根据2019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预计年度分红金额106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率31.55%,该派现金额在A股市场目前已披露公司中最高。

另一方面,海螺型材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4亿元。近三年情况来看,2017年和2018年未进行分红,2019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1080万元,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在股价方面,水泥作为非金属建材大宗商品之一,价格涨跌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去年三季度,受"错峰停产"以及交通基建带来的高位水泥需求等影响,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且不排除进一步上涨可能。

不过,今年初受疫情导致停产停工影响,水泥价格出现整体下行趋势。根据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从年初最高166.44点一路下滑至当前151.91点,跌幅8.73%。行业数据显示,全国水泥熟料库容比持续上升,水泥价格持续下行,截至3月21ri,P.O42.5散装水泥均价431元/吨,较前一周下跌8元/吨。

尽管如此,随着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基建工程将加快恢复。新时代证券认为,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水泥边际改善显著。截至本周,全国复工复产已成规模从之前的点状复苏进入全国性复苏阶段。总体来看,水泥板块与2020年第一季度即出现显著的边际改善,符合此前预期,继续看好全年景气度。

此外,在水泥行业回暖可期背景下,相关龙头企业也有望进一步受益。而水泥价格的上涨在资本市场里最直接的促进就是股价上升。数据显示,海螺水泥2019年全年股价涨幅为91.26%。此外,华峰水泥、上峰水泥和祁连山等个股涨幅位于水泥板块涨幅前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