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陰晴圓缺,就是月相的變化。而人類研究月相的時間,可以說是所有天文學觀測裏最久的了。總體來說,月的陰晴圓缺反應的就是太陽、地球、月亮三個天體之間的運動關係。

雖然叫月亮,但它自己不會亮

我們能看見月亮,全靠它反射太陽光。月亮就像一個掛在夜空的球面鏡子,我們看見月亮在夜空中的週期性變化,就是它在夜空中反射光線玩呢,只是有時候它並沒有把光反射向我們這裏而已。

我們看見月亮的模樣取決於它繞地球公轉時的具體位置。當它位於地球與太陽之間時,大部分光都射向太陽那邊去了,月亮無法把光射向我們,所以這時我們看到的就是新月

隨着月亮繼續繞地球運動,與太陽之間的夾角越來越大,月亮這面球面鏡反射到地球上的太陽光就越來越多。新月大約兩週之後,月亮就跑地球后面去了,此時它面朝地球這一面完全被照亮,最大限度地把光反射到地球,我們就看見了滿月

當它再繼續繞地球運動,受光面又減少,直至變成新月。大體的變換規律就是這樣子了。

月亮跑地球后面去了,被地球擋住太陽光啊,怎麼還是滿月?

這是因爲,地球繞太陽公轉是在一個近圓軌道面上,稱爲黃道平面。而月球繞地球公轉在另一個近圓軌道面上,稱爲白道平面而黃道平面與白道平面,存在一個5°左右的夾角,一般會在4°57′~5°19′之間變化。



正因爲有這個夾角,月亮轉到地球后面時,大部分時候都不會陷入地球的影子中,所以我們才能看見滿月。但隨着地球公轉與月亮的公轉,有時月亮也會陷於地球的影子中,而這種情況就叫月食

月亮的公轉週期是27.3天,但兩個滿月之間的時間卻是29.5天?

按上面所說,月相的變化週期應該等於月亮的公轉週期,但爲什麼月相變化一個週期的時間會比月亮的公轉週期長?

這是因爲地球也在圍繞太陽公轉。

首先,我們知道只有太陽、地球、月亮在一條直線上時,我們才能看見滿月。

其次,月亮圍着地球轉時,地球也在圍着太陽轉。

這就導致了在月亮完成一次公轉週期後,地球因爲也繞太陽跑了一段距離,所以它們三個並沒在一條直線上,月亮就必須多跑一段距離,才能重新與太陽地球連成一條直線,而多跑的這段距離大概就需要2.2天

月相不管怎麼變,我們只能看見月亮的臉,永遠看不見它的後腦勺。

雖然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面對感情問題,月亮總是代表着惆悵,悽美。但對於地球來說,月亮絕對是小迷妹。永遠目視大哥,絕不回頭。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月亮總是以一面對着地球。很多人以爲月亮不自轉,其實月亮也要自轉,只是月亮的自轉與公轉週期剛好都是27.3天。


月亮自轉與公轉週期一樣,難道是巧合?

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地球對這位小迷妹進行了強有力的洗腦,不,是潮汐鎖定

月球形成之初,其自轉速度原本遠大於公轉速度,但由於地球的引力,使月球在地月連線的方向會略微延伸出來一點,於是月亮在向着地球的方向上略長一些。而引力是相互的,在地球上我們就叫它“潮汐力”會引起我們熟悉的漲潮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引力把海水拉高了。

中國古書上說“大海之水,朝生爲潮,夕生爲汐”,這也是潮汐力這個名字的由來。

然後,月亮上凸出的這一塊,就會被地球一直使勁的拽着,久而久之自然就把月亮的自轉速度降低了,直至與公轉週期同步。

月亮對地球早期的“潮汐力”加速了生命的進程

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爲,早期月亮離地球的距離比現在近得多,大約爲現在距離的1/15,這個距離產生的潮汐力,可不是現在的漲潮可以比擬的。

它使得海水可以入侵陸地至少數百米的領域,潮汐頻率也比現在大得多。由於海水在陸地上的攪和,使生命誕生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充分的混合了起來,才讓無機物有機會發展成爲有機物。

沒有這種翻江倒海的力量,生命的出現可能還會等上更加漫長的時間。

總結

可以說,有月如此,大地才得以春風得意。地球有月亮的陪伴,可謂是人生之幸!即便陰晴圓缺,也能相守一生了。

歡迎關注@想法捕手,一起探知科學奧義,時不時分享一些硬核科幻小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