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靳东表示,突兀与否,因人而异:“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循规蹈矩地生活,压力大了需要排遣,但大家对于颠覆、叛逆行为不同的界定方式,会对剧中人物的行为产生不同感受。尽管有人说这种方式有点老派、不接地气,甚至有点像演话剧等,但我依然觉得让人听得清楚的台词处理,以及放大一点生活的表演,是对的,是好的。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首席记者 吴净净

“我从不抱怨,从不解释,也不找理由!”这是人到中年的靳东,对现实生活的一个清醒认知:就是做好自己,然后力所能及,表达好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而他想表达的那些关于婚姻的思考,中年的困惑都放在了《如果岁月可回头》。这部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剧,凭借对“中年危机”、“精神出轨”、“家庭暴力”等社会热点话题的集中呈现,引爆了讨论热度。近日,他再次接受了猛犸新闻记者的微信采访,讲述了最新的生活感悟,也回应了关于这部剧的种种质疑。

大叔行为太作?

“几个主要角色都有生活原型’”

《如果岁月可回头》的开篇曾迅速吸引观众眼球。白志勇(靳东饰)、黄九恒(李宗翰饰)、蓝天愚(李乃文饰)这三个中年大叔在遭遇婚姻危机后,做出一系列“反常”举动,声称要重新活一回,于是打群架、染头发、玩快闪……这波操作让不少观众感到迷惑:太突兀了,能正常点吗?靳东表示,突兀与否,因人而异:“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循规蹈矩地生活,压力大了需要排遣,但大家对于颠覆、叛逆行为不同的界定方式,会对剧中人物的行为产生不同感受。”

剧中,白志勇失业又失婚,他性格不羁、易冲动,但为人仗义,对待感情看似洒脱,实则长情。不少观众说“白志勇有点‘中二’”,靳东赞同道:“白志勇是‘特二’,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都挺‘二’,可能是不自知而已,我也挺‘二’的。”靳东还爆料:“几个主要角色都有生活原型,其中张建栋导演本人就很像白志勇,相似度达80%以上。”他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剧本,而是他对社会思考的总和,所以会呈现很多琐碎、零乱的生活段落。”他也表示:“生活中,有很多真实故事远远超出我们呈现的范畴,只是之前的戏没有将它们集中、放大。”

猛犸:感觉白志勇这个角色有点中二,或者说很有喜感,这个表演上有做哪些功课么?

靳东:你太客气了,这哪儿叫中二,白志勇是特二。其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或者说大部分人都挺二的,只不过每个人自己的二,毫不自知而已,我也挺二的。白志勇这个人,其实我身边有很多这种人。

我们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默认这种生活常态吧。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一个感受和认知。就是时间久了,人就会认命了,或者说在没有把它总结成,或者提炼成这个文字,就觉得习惯了,这日子不就得这么过嘛,不就是这么过嘛,日子不就是这样嘛。所以说一旦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或者偏离,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变得特别二。

猛犸:你会如何理解“如果岁月可回头”这句话?

靳东:拍这部戏的过程当中,我个人感受比较深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真实的生活形态下,是没有如果的,生活只有后果和结果。这也是我作为一个从舞台上走来的一个演员,一个学戏剧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舞台,就像人生,大幕拉开,再没有回头的机会,好坏我们将没有办法回头。所以既然讨论,而且又是这样一群人,实事求是讲,在过去的这段时间,这戏播出之后,我也看了一些人的评论和评价,这个戏我觉得很显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甚至是接受。(我也曾有疑问)不管从戏剧与结构,还是人物的行动线、目的,这样几个人到底是在搞什么?其实生活当中,远有故事超过我们呈现的范畴,只是之前的戏没有把它放大,没有把它集中。

台词太“鸡汤”?

“是情节删减、精练后造成的效果”

该剧导演张建栋,是靳东的多年好友,曾执导过《刑警本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知名影视剧,但《如果岁月可回头》却是两人间的首次合作。“这是他对他的那个年代,或者说那个人生阶段的一个思考的总和”。他们也希望通过这部剧,记录下那个阶段,和那个时代的一个行为。

目前,关于该剧有一些声音,例如,过于戏剧化、不真实,包括有观众反应的台词过于“鸡汤”、搬弄金句,靳东解释:“有些地方是情节删减、精练后造成的效果,有些更刺痛人的情节被剪掉了,所以台词不够犀利。”对于三个男人聚在一起像在演话剧的评价,靳东这样看:“导演对视听艺术有要求,他希望演员表达能够字正腔圆。尽管有人说这种方式有点老派、不接地气,甚至有点像演话剧等,但我依然觉得让人听得清楚的台词处理,以及放大一点生活的表演,是对的,是好的。”

猛犸:有网友也有一些意见,剧中三个失意的中年大叔,突然蜕变为花季老少年,会不会觉得有点突兀?

靳东:其实这个戏按照我们现在的这种衡量标准,从一开始我觉得它很反常。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群体当中,中年人他是一个大量存在并且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所以就像你说,不管是颠覆,叛逆,或者说突兀,每个人的界定方式不同。我的理解方式也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在循规蹈矩,按照自己固有的一个生活常态,一个生活方式,一个生活习惯,每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重复着。当我们从头到尾读完剧本,我个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中年人这一代人的生活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者说突兀的,甚至有些不堪入目的。试问哪一家的生活,不都是一地鸡毛?所以我们整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呈现的这些,其实是一个迷失自我的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在生活当中,都不太能看得清自己,甚至都不太能认识自己。我拍这个戏,很大的一个感受也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形态,其实并不是很清晰。并没有拿很多的时间,来给自己有一个很认真的思考。当然回到剧作,我觉得我们最终还是通过这样一个方式,突然发现生活发生了改变。其实不管往好的还是坏的方向改变,‪一时之间(会有点)无所适从。但最终我们还是会回到温暖,回到重新认真审视自己家庭,个人感情生活的这样一个道路上来。

猛犸:有观众会觉得这部剧的台词过于鸡汤,您在演的时候会有这种感受么?

靳东:鸡汤吗?我不觉得鸡汤。我觉得其实更多的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当中人物形态的一个常态。因为有一些台词被删掉了,甚至有很多情节也被删掉了,没办法,其实我们觉得更贴近生活,或者说更真实的一些东西,会更刺痛人一些吧。所以,我并不觉得鸡汤,我反而觉得不够犀利。

导演本人对视听艺术(有)一个要求,他希望在所有的表达上,能够完成的字正腔圆。尽管有人说这样的方式有点老了,有点不接地气,甚至是不是有点像话剧等等。但让别人听得清楚,甚至放大一点生活,我认为是对的,是好的。所以说不管是从我作为演员去理解导演的创作,还是编剧的创作,包括我的二度创作上,我都并没觉得怎么鸡汤。我觉得反而还是不够狠,还是不够直接,还是远远不够。

中年有困惑?

“中年人是压力最大的社会群体”

近年,现实主义都市剧多从女性视角出发,探讨婚姻和成长。但《如果岁月可回头》反其道而行,选择从男性视角出发。靳东表示这种独特设定,正是他决定出演该剧的重要原因:“近二、三十年,中国女性地位提高了,她们更加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很多时候,男性的情感耐受力,要远低于女性。所以,男性也应该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靳东还认为,剧中三个男人“作妖”的一大成因,正是女性地位的提升:“虽然大家都在说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个男权社会,但在当下的中国,我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林林总总,恰恰是由女性当家做主。”

《如果岁月可回头》关注了中年人的困惑。如今,44岁的靳东也人到中年,演这部剧会多一分感触吗?他说:“毫无疑问,中年人是压力最大的社会群体,你对老人,要尽孝;对子女要负起养育职责;对社会,要传递你应该传递的样子……压力会大到让你甚至无暇顾及到自己的感受,无暇思考活着的意义,更无从谈起所谓风花雪月、小资小调。”

猛犸:现在很多现实主义题材都市剧,都是从女性角度出发去探讨婚姻和成长的。但咱们这部剧是反其道而行之,您希望这部剧,能带给观众怎样的思考?

靳东:对,这个也是我们最初选定这样一个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我是觉得男性也应该有表达自己的权力。在近二三十年,我觉得事实也证明,中国女性其实是在全世界女性当中地位提高了,懂得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虽然看似全世界都在讨论说“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一个男权社会”,但其实在这个时代,在当下的中国,我并不完全这么看,以家庭为单位的林林总总,恰恰很多是女性在做主。从这么多年的影视文艺作品里面,其实并没有太多这么去讲过,去描述过。而从情感和感受层面,我觉得男性比女性差太多,所以我想这恐怕也是,现在很多人说这三个男人,悲悲惨惨,凄凄切切,然后搞得可怜兮兮的,不务正业,不好好活着,天天作妖的一个原因所在吧。

猛犸:剧中白志勇说他到了40岁才开始困惑,对您来说有过同感吗?您怎样理解中年危机,拍这部戏会有自己的感想在里面吗?

靳东:中年,我觉得各种不同时代的中年人都是那时的一个社会中坚力量,全球都是如此。所以我经常说其实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到了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阶段,那么你就要去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你做得好,你被当下的这个社会群体认为你成功、你优秀,那么你做的贡献就多一些。如果没有,那可能你就管好自己,尽量不要给大家添麻烦,我觉得这是现实生活里中年层面应该做到的事情。

中年毫无疑问也是压力最大的,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大家也都说疲了这种话,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你对老人要尽孝,你对子女要负起养育的职责,责任。你对社会,对这整个结构,你要去传递你应该传递的一个样子。起码要做出这样一个样子。所以我说责任,义务,包括压力,中年,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年,一定都是压力最大的。当然压力大,其实会大的让你甚至无暇顾及到你的感受,甚至无暇去思考你身边的一些,你这么活着到底对不对?就更无从谈起什么风花雪月,小资小调。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不说嘛,中年就是GR的中年,GR的中年有什么好表达的?当然如果我这么说,或许大家还觉得,你都在演员这个行业内,做得还算可以的,还算不错的,也有抱怨。其实不是抱怨,我从不抱怨,从不解释,也不埋怨,也不找理由。这是我对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个态度,就是做好自己。然后力所能及,表达好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辜负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