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58年“大跃进”时期,西兰公路复修需大量石料,乾陵附近农民放炮炸石, 意外的事情出现了,炮眼附近出现了一个洞口,方形,可容一个人出入。莫非这是乾陵的墓道口?几天后,专家现场调查后得出结论:果然是墓道。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闻讯后,立刻建议发掘乾陵,认为 “毫无疑问,里面肯定保存了不少珍贵书籍字画,说不定有武则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石破天惊,这一定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这期间,经过近两年的勘查,1960 年4月,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梁山主峰的南面中腰处找到了通往乾陵地宫的大门──乾陵隧道之门。这隧道也叫“羡道”或“诞道”,在这条长约63米、宽近4 米的隧道里,共选砌了39层、约4000余块大小不同、重达1吨至2吨的石条,在每块石条上面还凿出燕尾凹槽,用铁质燕尾板镶嵌在其中,缝隙之间,再浇筑 铁锡浆液,从而使石条上下浑然一体,可说是固若金汤。 郭沫若又一次来到乾陵。乾陵的气势让他诗兴大发,后来提笔写下《游乾陵》一诗:

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

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

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不传。

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

在他的再次提议下,文化部向国务院提交《乾陵发掘计划》,要求发掘乾陵。然而,周恩来总理权衡利弊,最后在《乾陵发掘计划》上提笔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总理的这个批示,既拒绝了郭沫若们对乾陵全面发掘的提议,又为中国帝陵的考古发掘问题定了调子,给帝陵发掘热降了温。 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局有负责人表示,我国的文物技术保障水平还不高,对于文物古迹采取“先救命、后治病”、“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技术保障不完备的情况下发掘,无异于破坏。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email protected]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