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21—379,一说303—361,又一说307—365),晋代书家。字逸少,旷之子,导之侄。瑯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早岁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其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

王羲之的书法完成了书法史上魏晋时期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书家取法的源泉,被后世尊为“书圣”。《孔侍中帖》为王羲之传世名品,较真切地呈现了王羲之书法的面目,为书法学习之上佳范本。

《孔侍中帖》,为唐代内府摹本,现由卷改装成轴。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共九行,前三行为"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时期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

王羲之《孔侍中帖》欣赏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旦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单字放大高清图欣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