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018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七站賽事在梅州市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火熱開賽。廣東省人民政府許瑞生副省長,省直相關部門領導以及梅州市相關領導出席活動。許瑞生副省長爲大賽鳴鑼開賽。廣東省體育局黃村體育訓練中心副主任、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羅東斌,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譚永強,也出席了活動。

許瑞生副省長爲大賽鳴鑼開賽

據悉,此次活動中,廣東省馬術協會帶來了兩匹來自香港賽馬會退役的名駒,在活動現場圈粉無數。

廣東省體育局黃村體育訓練中心副主任、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羅東斌(右二),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譚永強(左一)、廣州松冬體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禮皙(右三)在現場討論活動安排

香港賽馬會策劃辦公室副主任 鍾嘉銘(左一)、廣東省馬術協會競賽委員會主任兼教練委員會主任覃月英(右二)、廣州松冬體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禮皙(右一)與展示馬匹和運動員在活動現場合影

從1986年開始,香港賽馬會(以下簡稱馬會)不斷從退役名種馬之中挑選適合的馬匹,贈予內地各省市馬術運動隊等機構,藉以促進內地馬術運動發展。迄今爲止,馬會贈予內地的馬匹已超過1000匹,這些馬在內地成功的開始了第二生命。

許瑞生副省長蒞臨香港賽馬會展位參觀

這兩匹分別來自澳州和新西蘭的名種良駒,是在退役後由香港賽馬會轉贈予惠州柏駿騎術會的。由於純種名駒都受過良好的訓練,可以協助馬術運動的示範教學。

神州八號(L87)

今年12歲來自澳洲,2009年到2013年在香港參賽,最佳距離爲1600-1800米。2013年9月退役後由香港賽馬會贈送給惠州栢駿騎術會。

大將軍(M86)

今年11歲來自新西蘭,2011年-2015年在香港參賽,最佳距離爲1400-1600米,曾經多次得到冠軍及前三名。2015年10月退役後,由香港賽馬會贈送給惠州栢駿騎術會。

香港賽馬會支持內地馬術事業

1.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香港舉行,香港賽馬會捐贈建設奧運及殘奧的比賽場地;

2. 香港賽馬會支持廣州2010年亞運會馬術項目;

3. 2015年香港賽馬會資助了在廣州黃村的體育訓練中心馬術場地翻修,爲中國馬術巡迴賽等比賽,提供一個符合國際標準場地,也讓中國的馬術運動員有更好的場地大演身手。

廣東省體育局黃村體育訓練中心副主任、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羅東斌在現場牽馬展示

香港賽馬會現場展位人氣火爆

南粵古驛道梅州平遠站精彩回顧

在頒獎儀式前,首先舉行了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會旗交接儀式。由本站大賽承辦地代表平遠縣人民政府縣長楊棟,將會旗交回大賽組委會。大賽組委會主任王禹平將會旗交給第八站汕頭站代表,汕頭市澄海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雪芒接旗。

定向大賽的魅力在於它不僅是體力的較量、也是智力的比拼,南粵古驛道“天翼4K高清杯”定向大賽每站在不同的古道村落舉行,地形地貌的差異性每次都能給參賽者們帶來不一樣的運動體驗。

比如,惠東站和連平站,巷道曲折隱蔽,營造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體驗;而這次的平遠站在角坑村舉辦,這裏民房傍山而建,成片聚落,以磚瓦房爲多,近年新建的多是鋼筋混凝土房。村落與梯田相結合,金色的梯田從山腳盤繞着直至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祥雲繚繞,氣勢恢宏,奔跑其間如同在詩中遨遊。

在平遠縣八尺鎮和尋烏縣南橋鎮,沿着《尋烏調查》的路線組織手機定向是本站賽事的新亮點,體現了運動和科技的完美結合。比賽用體驗的方式讓選手們瞭解尋烏調查的背景和文化,同時也是“文化+體育”的綜合體現。 、

在展覽會現場,有近千本《尋烏調查》送給遊客,每本都會蓋上刻有“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字樣的梅州站紀念章,許瑞生副省長特意爲書本蓋章,一小時內所有書都被領完。

香港賽馬會策劃辦公室副主任 鍾嘉銘(右一)爲定向比賽獲獎者頒獎

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譚永強(右戴墨鏡者)與工作人員一起佈置場地

部分圖片攝影:覃月英

編輯:Jane

品牌系列

《賽馬學堂》 | 《彼德講馬》

精彩視頻

文化

歡迎關注第一賽馬網官方微信

長按以下二維碼獲取更多賽馬資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