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爲750分。錄取總成績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各佔150分(原則上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卷面分值100分的1:1.5比例轉換),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每門各佔100分。

關注

2018年秋季入學

高一年級學生啓動高考綜合改革

實施“3+1+2”模式

昨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我省新高考改革實施方案!作爲全國第三批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8個省市之一,福建省從2021年開始,將實行“3+1+2”模式。

新方案如何實施,具體怎麼考,如何計算賦分成績,怎麼錄取,快來一起看看吧↓↓↓

改革時間表

2016年5月,福建省政府出臺《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2018年,啓動高考綜合改革;

2020年,實施新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制度;

2021年,實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製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

招錄新機制:兩依據,一參考

2021年開始,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將實施基於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新機制,簡稱“兩依據、一參考”。

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有哪些?

2021年起,6月份全國統一考試科目爲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不分文理科。

其中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組成,條件成熟時探索爲考生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也就是說,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是由國家統一命題的,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

新高考總分怎麼算?

考生總成績滿分爲750分

“3+1+2”

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爲750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3”

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每門滿分均爲150分,總分450分,均以原始分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1”

在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滿分爲100分,以原始分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2”

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每門滿分均爲100分,以等級轉換分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什麼?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爲合格性考試選擇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普通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重要依據;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須參加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我省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可自願報名參加合格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包括哪些科目?

合格性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須參加合格性考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合格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共14門科目。

合格性考試科目考試內容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學分內容。

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10門合格性考試科目採用書面閉卷筆試;

信息技術合格性考試實行無紙化上機考試;

物理、化學、生物和通用技術4門合格性考試另設實驗(實踐)操作測試;

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門合格性考試科目實行學科技能或素養測試。

合格性考試如何組織實施?

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1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實施。

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4門科目實驗(實踐)操作合格性測試由設區市教育局統一組織實施。

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門科目合格性考試由學校或縣(市、區)教育局依據省統一考試說明組織測評,鼓勵有條件縣(市、區)統一組織實施。由學校組織實施的,要制定考試實施方案,主管教育局統籌審覈同意後報設區市教育局備案,並進行校際間交叉監考。

合格性考試每門滿分100分,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60分及以上爲合格。合格性考試各科目(含操作測試項目)成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及普通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合格性考試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同時也是普通高中學校課程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測的重要參考依據。

合格性考試什麼時候考?

高中各科目合格性考試相應安排在高中三個學年進行,高一年級學生參加省級統一組織實施的合格性考試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門,學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課程的基礎上參加合格性考試。

普通高中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相關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者,可參加補考。在校補考仍不合格者,可在離校後2年內繼續申請補考。

選擇性考試包括哪些科目?

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僅限當年有效。

參加統一普通高考的考生均應參加選考科目的選擇性考試。

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

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選擇2門參加考試。

選擇性考試什麼時候考?

選擇性考試由省裏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組織閱卷、統一公佈成績。

選擇性考試從2021年開始實施,每年組織1次,安排在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限報考當年統一高考的考生參加。

學生、家長可根據實際調整選擇性考試科目,但在高考報名時須最終確定加選擇性考試科目,選擇性考試科目高考報名結束後不可以更改。

選擇性考試共有12種組合

選擇性考試科目如何算?

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原始分滿分均爲100分。

選擇性考試科目中的歷史、物理科目成績以原始分呈現,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成績按照規則經分數轉換後,以等級轉換分形式呈現,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作爲高校錄取的主要依據之一。

具體4門科目成績算法:

由於這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羣體不同、試卷難度不同,選擇性考試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其等級轉換賦分規則如下:

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原始分滿分各爲100分,以等級轉換分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每科在轉換時,以30分作爲等級轉換分的賦分起點,等級轉換分滿分爲100分。將每科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爲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爲15%、35%、35%、13%和2%。將A至E等5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個分數區間,得出考生的等級轉換分。每科計算等級轉換的考生人數即轉換基數,具體爲實際參加該科目考試的人數,不含因違紀作弊被取消該科成績的考生。

等級轉換的具體公式:

其中:

Y1、Y2分別表示原始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別表示轉換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轉換分。

考慮到高考分數都以整數呈現,故上述公式的計算結果需要進行“四捨五入”處理。

舉例說明:

假設某同學思想政治學科原始分爲75分,該學科B等級的原始分分佈區間爲82~61(每個等級的原始分區間不一樣),則該同學思想政治學科的原始成績屬B等級。而B等級的轉換分區間爲85~71,那麼該同學思想政治學科的轉換分爲:

解得,T≈80.33;

四捨五入後該同學思想政治學科賦分成績爲80。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怎麼評?

評價這5方面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爲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含勞動實踐)五個維度。主要考察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

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我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依託“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省級管理系統)完成,所有普通高中學生入學後均須在省級管理系統上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高中學校利用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分析把握學生成長過程,全面優化課程建設,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做好自我成長規劃, 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

作爲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高等學校按照教育部規定,制定綜合素質檔案材料的具體使用辦法,把評價結果作爲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高校如何錄取?

投檔錄取模式

現有普通本科高校招生採用院校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高校需設置選考科目要求

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據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

其中,高校將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

志願由“院校+專業組”組成

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實行“院校+專業組”錄取模式,考生志願由“院校+專業組”組成,採取一所院校的一個招生專業組爲一個志願單位。

考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可以直接選擇志願爲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專業調劑限於同一專業組內調劑,其滿意度相比傳統模式得到提高;學校錄取的考生因其專業意願表達較爲明確、充分,選拔滿意度和培養契合度得到提升。同時,在尊重考生意願的前提下,高校可進行同一專業組內調劑志願,提高了考生志願滿足率,也有利於保障學校生源數量與質量。

高校招生對選考科目有什麼要求?

目前,各在閩招生高校正在編報選考科目要求,將盡快向考生公佈。

高校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認真研究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對每個具體專業提出選考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爲“化學”,則表示考生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只要選考化學就可報考該專業,對其他選考科目沒有要求。

此外,高校將按照之前公佈的本校擬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按照“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本、專科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將選考科目的要求明確到每一個招生專業中。如某一專業既可按“物理科目組合”也可按“歷史科目組合”招生,也須分開編制招生計劃。

高職院校分類招生

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模式是什麼?

2020年起,我省高職院校分類招生與普通高校招生相對分開,成爲高職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不再單獨組織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

高職院校面向中職院校如何招生?

高職院校招收中職學校畢業生,依據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職業技能測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錄取總成績750分,其中公共基礎知識中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的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成績300分,專業基礎知識的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成績250分,職業技能測試成績200分。

高職院校面向普通高中如何招生?

高職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班學生,學生須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職業適應性測試結果擇優錄取。

錄取總成績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各佔150分(原則上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卷面分值100分的1:1.5比例轉換),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每門各佔100分。

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

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如何設置?

我省自2017年秋季中職學校入學新生起實施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製度。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分爲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含德育、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考試3個部分;等級性考試包括公共基礎知識中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和專業基礎知識。

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如何評定?

一是合格性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滿分合計200分;計算機應用基礎滿分100分。專業基礎知識滿分150分。專業技能滿分100分。考試成績以原始分記載、以等級呈現,共分A、B、C、D、E五個等級(其中E爲不合格),作爲評估中職學校辦學質量重要依據,是學生畢業的依據之一。

二是等級性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中的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等級性考試滿分合計100分。專業基礎知識滿分100分。考試成績以原始分記載。

公共基礎知識(德育、語文、數學、英語)、專業基礎知識的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成績作爲高職院校錄取新生的依據之一。

來源:海峽教育報

記者:羅小春

編輯:黃碩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