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唐朝的歷史上,有着很多的宰相,其實這非常的好解釋,因爲宰相併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羣體,幾乎皇帝給個名頭就是宰相,所以說唐朝的宰相有很多,但是有實權的宰相卻沒有幾個,其中有一個人,名字叫做來濟,生於隋朝,父親是名將來護兒。果不其然,沒過幾年,來濟和諸遂良等人遭到了李義府和許敬宗的誣告,說他們結黨意圖謀反,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忠臣們不會謀反,可是諸遂良還是被貶了,而來濟也被貶爲了台州刺史,武則天很顯然不想就這麼放過來濟。

名將之子、唐朝宰相,因反對武則天當皇后,卸甲迎敵,力戰而亡

在唐朝的歷史上,有着很多的宰相,其實這非常的好解釋,因爲宰相併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羣體,幾乎皇帝給個名頭就是宰相,所以說唐朝的宰相有很多,但是有實權的宰相卻沒有幾個,其中有一個人,名字叫做來濟,生於隋朝,父親是名將來護兒。

他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宰相,只不過他沒有當成隋朝的宰相,而成爲了唐朝衆多宰相中的一員。來濟的一生應該用悲壯來形容,只因爲他反對武則天稱帝,最終選擇了卸甲迎敵,以至於力戰而亡,某部電影中,也是有這個橋段的,只不過電影中是假的,來濟是真的。

事情還要從隋朝末年說起,因爲來濟的父親是楊廣手下的大將,所以在楊廣被宇文化及誅殺後,來護兒沒有屈服於宇文化及,因此宇文化及把他殺了,連帶着還殺了來護兒很多成年的兒子,當時的來濟因爲年齡小,僥倖的活下來。

雖然家破人亡,但是他立志要有出息,在唐朝李淵時期,來濟憑藉着自己的本事考中了進士,成爲了唐朝的一名官員,由於古代的官員幾乎都是終身制的,所以來濟也走向了一條沒有終點的道路。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上皇帝后,來濟還是朝廷中一名普通的官員,不是屬於李世民的舊臣,不過這並不妨礙來濟的未來,因爲他還很年輕。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意圖謀反,按照當時的律法,但凡涉及到謀反,除了皇帝,其他人都要被處死,可是李世民實在太喜愛自己的兒子,不忍心誅殺他。

這時候的來濟看透了李世民的想法,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爲善矣。

一句話使得李世民保住了自己的兒子,而來濟也開啓了自己的升遷之路。第二年,來濟被李世民安排在了李治的身邊,讓他擔任中書舍人,目的就是讓來濟和李治打好關係。

李世民去世的第四年,李治加封來濟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名字很長,說白了就是羣相中的一員,宰相。兩年之後,來濟再次被拜爲中書令,成爲了真正有實權的宰相,不過來濟的一生也迎來了自己的轉折點。

因爲來濟和長孫無忌等人是站在一起的,而長孫無忌是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爲後的。其實來濟不得不站在長孫無忌的身邊。

因爲貞觀年間的那些重臣以及後人,但凡不是長孫無忌的人,都遭到了長孫無忌的打擊,其中房玄齡一脈更是被長孫無忌打擊的很慘。

李治爲了能夠一步步的使武則天當皇后,準備在貴妃和皇后之間在加上一個名號,宸妃,不過這種名號在以前是很少的,所以來濟上書說道:妃子都有正規的名號,現在違背祖制,另外立新的名號,這是不行的。

來濟因爲當初對李世民的一句話,使得來濟的仕途很順,也因爲他反對武則天當宸妃,當皇后,使得來濟的人生又發生了轉折。

後來李治不顧長孫無忌、諸遂良、來濟的反對,仗着李勣的一句“這是陛下的家事”把武則天立爲了皇后,在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後,還假惺惺的賞賜了來濟,但來濟知道,他的好日子到頭了,就看是怎麼個結局了。

果不其然,沒過幾年,來濟和諸遂良等人遭到了李義府和許敬宗的誣告,說他們結黨意圖謀反,雖然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忠臣們不會謀反,可是諸遂良還是被貶了,而來濟也被貶爲了台州刺史,武則天很顯然不想就這麼放過來濟。

當來濟千里迢迢的來到台州不久,再次接到詔令,別在台州當刺史了,去新疆一帶抵抗西突厥吧。就拿現在來說從浙江到新疆也很折騰,更何況在那個交通幾乎靠走的年代,武則天的這種做法是典型的折騰人。

來濟到達新疆後不久,治理有方,並且訓練部隊,在西突厥人來攻打唐朝邊境的時候,來濟帶領着唐軍負責防禦,不過在戰場上,來濟卻對部下們說道:我得罪了皇后,但是蒙恩赦免死罪,現在是還的時候了。

說完來濟脫下身上的甲冑,一身白衣殺進了突厥的軍中,最終力戰而亡。來濟的這種做法顯然是受夠了武則天,作爲唐朝原來的宰相,選擇了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不愧是名將之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