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最终裁决

  一个坚决要走,一个设法挽留,偶像剧里的经典桥段套用在红牛身上再合适不过,曾经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如今却在利益的驱使下反目成仇,随着“大哥”一怒之下掏出裁决书,这场横跨数年的商战大戏开始变得毫无违和感。

  10月31日,泰国天丝方面发布声明称,已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最终裁决,确认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经营期限为20年。假设这一说法成立,中国红牛20年经营期限已经届满,创始人严彬将被驱逐出局,公司根据法律规定也该立即清算。

  长久以来,关于中国红牛经营期限的问题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说20年,一说50年,无奈双方都缺少证据,以至于红牛退出中国的言论时有出现,却从未真正停止营业。

  谁在说谎?

  50年的说法来自于严彬的一段回忆,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他和许书标商定五十年合作原则,由严彬在深圳设立红牛中国,自行解决保健食品批准证书问题;许书标在红牛中国五十年经营期限内,通过向红牛中国销售香精等原材料获取利润,并确保五十年内仅红牛中国有权在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

  许氏家族则坚称合约签订为20年,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曾经秉持最大的诚意和耐心,花费数年的时间和严彬先生进行谈判,但仍未能就长期存在的问题达成公平、友好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严彬先生的持续违法行为一再让我们倍感失望。”

  “失望”从何而来?父辈之间共同创业的情谊本该坚不可摧,许书标离世之后,为何继承人一意孤行,要将中国红牛至于死地?

  原来在红牛发展的过程中,严彬曾偷偷把本应在红牛维他命公司建立的工厂转移到自己旗下的公司,如今中国红牛生产工厂有4家,严彬独占其中三家,仅有一家最小的工厂隶属于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种种迹象表明,严彬打算将中国红牛的业务据为己有。

  许氏家族发现后自然极为不满,可是严彬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做足了准备,自1998年起,严彬就开始抢注商标,到了2014年底,除了饮料所在的32类商标,其他类别的红牛商标他已经拿下大半。况且放眼整个红牛中国的产销体系,严彬都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杀手锏

  好在许氏家族还手握一大杀手锏——经营期限。依照20年计算,严彬旗下公司的代理期限已于今年9月29日到期。然而中国红牛使出“拖字诀”,许氏家族居然毫无办法,眼见自家招牌被人拿去赚钱,他们只能想到最后一招——找法院。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如愿拿到了裁决书,想要强制清算中国红牛也绝非易事。

  现如今,泰国红牛第一个人大股东正是严彬之女严丹骅,在泰国天丝发布裁决书后不久,严丹骅和律师就已经向警方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对泰国红牛两位董事“在网上传播捏造事实的言论”的情况进行追究。

  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红牛中国和许氏家族的主要分歧已经不再是经营期限的问题。据华彬集团新任法务总裁龙寒冰透露,中国红牛的创建是在符合中国当时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的,由中字头的国有企业、深圳一家国有食品企业、泰国红牛、泰国天丝四家合资经营,不是哪一方或者严彬个人能够左右的。

  目前中国红牛品牌价值是已经超过了500亿元,其背后还蕴藏着更加庞大的市场,如果这家20年悉心打磨出的品牌就此消亡,实在太过可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