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突然來襲,急診科主任劉永旺、護士長常晨霞積極響應醫院號召,立即展開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制定了《急診醫學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及預案、預檢分診流程及發熱患者篩查流程,組建應急梯隊人員,急診醫學科所有醫護人員都在枕戈待旦,不怕危險,不論生死,紛紛發起請戰書,只爲守護好醫院的前沿陣地。就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除了已經住了一個多月的一名老年無主患者,1月29日深夜,急診醫學科救護車出診又接回一位無主患者,患者病情危重,渾身散發着多日沒洗澡的臭味,劉永旺主任帶領醫護人員積極搶救治療,常晨霞護士長親自帶領護理人員除了積極配合醫師救治(開通靜脈通道,升壓、補液等)外,還爲患者保暖、擦洗、更衣、餵飯等生活護理,積極與派出所聯繫家屬。

庚子鼠年來臨之際,新冠疫情席捲了中華大地。各省市紛紛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包頭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響應黨和政府號召,抱着“召必回,戰必勝”的信念,全員返崗,打響了急診防疫戰。

急診醫學科是醫院的前沿科室,承擔着東河及周邊地區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疫情突然來襲,急診科主任劉永旺、護士長常晨霞積極響應醫院號召,立即展開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制定了《急診醫學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及預案、預檢分診流程及發熱患者篩查流程,組建應急梯隊人員,急診醫學科所有醫護人員都在枕戈待旦,不怕危險,不論生死,紛紛發起請戰書,只爲守護好醫院的前沿陣地。

劉永旺主任每天不停的忙碌着,突然有一天感覺頭暈眼花,測量血壓170/110mmHg,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在乎自己的安危,拖着病體仍然沒日沒夜的奔走在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卻沒有一句怨言。爲了提高認識,增加醫務人員對新冠肺炎知識的瞭解,劉永旺主任多次培訓醫護人員,讓他們掌握各版的診療指南和防護知識。爲了安全,減少人員聚集,劉永旺多次採用網絡、微信、視頻、紙質試卷等形式指導醫護人員培訓學習。在劉永旺的帶領下,急診醫學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天天都處於備戰狀態,手機不關機,24小時隨時待命,因爲急診醫學科有一扇永遠都不能關閉的大門。劉永旺主任、常晨霞護士長在防護物資緊缺的前提下積極與醫院領導協調,保證急診科防護用品充足,讓每一位醫務人員都保證安全。他們沒有周末,沒有休息,不辭辛苦。護士長常晨霞接到家裏人打來的電話,她90歲的老母親在家中不慎摔傷,她沒有時間回去盡孝,只有默默的流淚,疫情期間她每一天都堅守在科裏,沒休息過一天。

急診醫學科是一個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室。張二成副主任作爲第一梯隊人員帶隊去包頭市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市第三醫院隔離病房進行患者的救治工作。他的請戰書上寫着:“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護士骨幹主管護師蔣敏也被選爲支援武漢第一梯隊應急救治人員,她已做好應戰準備,整裝待發。主管護師王寶梅被選調到包頭市第三醫院指導及參與預檢分診工作。護理師曹鑫正值病假休息期間,當疫情發生後,也立即申請歸隊和科室同事並肩作戰。急診醫學科所有的醫護人員都積極主動承擔醫院以及科室分配的各項工作任務,無輪風險和任務的艱鉅,都認真落實,圓滿完成。

防疫期間,所有門診都是有限開放,只有急診科沒有休息,來的病人都是未知,而且病情危重,醫護人員穿戴着厚重的防護服及隔離衣進行着搶救工作,雖然看起來笨重,但操作很熟練,很精準。每搶救完一個病人,衣服溼了,口罩溼了,護目鏡也充滿了霧氣,模糊不清,但每一次的搶救成功,都是急診人榮耀的勳章。

接診的工作是繁忙的,除了這些,每天不僅要做好留觀病區、急診大廳、急診搶救室、救護車等的消殺工作,還要做好患者及陪護人員的排查管理工作。定時定點用標準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紫外線照射消毒,保證醫療環境的安全。就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除了已經住了一個多月的一名老年無主患者,1月29日深夜,急診醫學科救護車出診又接回一位無主患者,患者病情危重,渾身散發着多日沒洗澡的臭味,劉永旺主任帶領醫護人員積極搶救治療,常晨霞護士長親自帶領護理人員除了積極配合醫師救治(開通靜脈通道,升壓、補液等)外,還爲患者保暖、擦洗、更衣、餵飯等生活護理,積極與派出所聯繫家屬。急診人就是這樣不怕苦,不怕累,更無畏艱險,依然奮鬥在最前沿。

急診預檢分診是執勤的哨兵,醫護人員身穿工作服,手持體溫槍,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其實護送每一位發熱患者去發熱門診排查時,大家心理也有忐忑,但穿上工作服,他們就是衛士,必須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大家深知,只有守好醫院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門,才能將傳染性降到最低,才能讓感染患者得到及時救治,才能讓患者得到安康。

其實,哪有什麼英雄,只不過醫護人員對這個工作飽含深情。藍色工作服裹藏着一顆顆堅毅的心。在一個個醫用口罩後面,都是最平凡的父母妻兒。面對艱難,逆行而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再嚴酷的寒冬,也無法阻止春回大地。

中心醫院加油!急診醫學科加油!!!(包頭市中心醫院 急診醫學科 王寶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