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东南亚建立诸多军事基地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日军又开始计划对抗美国,在太平洋布置更可靠的防御链,想在太平洋站稳脚跟,日本就势必要和美国海军争制空权和制海权,为了打击美国海军,日本才制定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二战期间,日本一开始并没有将美国列为低手,在日本陆军大本营的计划中,原本是控制中国然后北上,入侵苏联抢占西伯利亚,1939年5月至9月,日军按照计划开始进攻苏联,在中蒙边境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两军爆发了战争,在荒地和戈壁滩上,双方打了一场持久战,由于战术和武器装备落后,日军吃了个大亏,北上计划无奈搁浅。

太平洋战场是日军的绞肉机,为了抵御美军,争取太平洋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日军从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抽调了很多兵力支援太平洋战场,结果日军惨败,大量有生力量都折损在了太平洋战场,在美军轰炸机的打击下,就连日本本土都成了焦土。珍珠港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如果日军不偷袭珍珠港,美军对其的打击也不会如此激烈,那当初日军为何铁了心要偷袭珍珠港呢,将美军拉入战场呢?
二战期间,日本一开始并没有将美国列为低手,在日本陆军大本营的计划中,原本是控制中国然后北上,入侵苏联抢占西伯利亚,1939年5月至9月,日军按照计划开始进攻苏联,在中蒙边境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两军爆发了战争,在荒地和戈壁滩上,双方打了一场持久战,由于战术和武器装备落后,日军吃了个大亏,北上计划无奈搁浅。
入侵苏联失败后,日军又开始南下计划,意图占领东南亚,控制太平洋。在一开始,日军的扩展很顺利,英国、荷兰、美国等国部署在东南亚的军力,都被日军击败。在东南亚建立诸多军事基地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日军又开始计划对抗美国,在太平洋布置更可靠的防御链,想在太平洋站稳脚跟,日本就势必要和美国海军争制空权和制海权,为了打击美国海军,日本才制定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
二战时期,美国是公认的强国,日本为何非要跟美国对抗,非要偷袭珍珠港,将仇恨值拉满呢?在北上计划失败,中国战场陷入持久战后,摆在日本面前的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放弃扩展,收缩战线,把军力都投放在中国战场上,要么就继续扩展,掠夺战争资源。膨胀的日本,自然选择了继续扩展,如果继续扩展,就必定要南下,因为日本的石油储备不够了,一旦石油短缺,舰艇和坦克都将搁浅停摆。
日本是一个贫瘠的岛国,本土没有充足的石油资源,在占领区也没有发现可持续供给的石油资源,就算有也不能及时开采,时间来不及,为了继续维持军事扩张,日本只能南下抢占美英荷等国的资源,当时,美国又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封锁了日本石油的来源,正是这样的困境,才让日本生出了冒险炸掉珍珠港的想法。
偷袭珍珠港是一步险旗,如果成功,美国海军将遭受重创,日本就能在太平洋战场为所欲为,如果失败,日本必将遭受美国最凶猛的报复。表面上日本成功了,实际上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根本没有完成炸毁三艘航母的战略目标,也没能重创美国海军。甚至从美军的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的偷袭计划完全在美军的控制之中,美国反而借助日本的偷袭,成功凝聚了民心,完成了战争动员。
自打日本走上以战养战的不归路后,就注定了灭亡的命运,石油是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一旦开动军事扩张,就只能一刻不停的去掠夺资源,战争的本质就是靠武力抢夺资源分配权。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只要不停树敌、不停扩展、不停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必将走向灭亡。日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