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安徽省教育廳

集中答覆了省政協委員的提案

其中校園午餐尤其令人關注

中小學生們午餐在學校是否喫得飽,喫得健康?在今年的兩會上,省政協委員關注到部分中小學校供餐企業良莠不齊,飯菜質量不高的問題,省民革提出《關於加強對中小學午餐配送企業監管建議》的提案。

目前,各校主要採用學校食堂供餐、企業集中配送和家庭託餐等模式。由於非政府主導的供餐形式沒有統一標準和管理模式,提案中所反映的問題客觀存在。

省教育廳表示,作爲教育主管部門的我們將主動配合食藥監等市場監管部門,切實加強對供餐企業的監管,讓學生喫得放心,喫得營養。

安徽將制定學校午餐管理辦法,引入准入與退出機制。

還將落實中小學校校長陪餐制及時公開就餐人數和帶量食譜等相關信息,併成立由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代表參加的膳食委員會,定期對飯菜價格和質量進行評估。

此前,開學伊始,

江西、河南、西藏等省區先後發生學生食品安全事故,

給相關學生和家長身心造成很大傷害,

在社會造成了較爲嚴重的輿論影響

當地相關部門正在依法嚴查責任人。

安徽省教育廳要求,加強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工作,嚴防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確保師生健康,其中之一,便是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崗位責任制。

各實施學校要認真落實校長爲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切實抓好食品原料採購、存儲、加工、配送、分餐、消毒等各關鍵環節,認真執行食品留樣、校長陪餐、從業人員體檢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明確崗位責任,做到層層把關,責任到人。

對因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在“孩子在學校該怎麼喫”這件事上

別人的一些做法

也能給我們一些啓發

比如日本,校長不跟學生一起喫飯,因爲食堂做出來的飯菜,校長是“試喫員”,要第一個喫。

大一點的學校,必須配備專門的營養師,來負責配餐和食品安全。

像下面這個學校的營養師,除了日常配餐的工作,還要在食堂運作的時候進行攝像監督:

班主任要跟學生一起用餐,大家的飯菜都是一樣的:

廚房環境和操作細節就更別說了,供應商送生肉,不能進操作間,必須要通過專門的窗口:

工作人員都全副武裝,操作間乾淨明亮:

爲了保障衛生安全,值日生在取餐前,要戴好口罩,認真清潔雙手,確保沒有生病:

孩子是未來

孩子是希望

對於孩子的保護

是成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何星標安徽商報公衆號

安徽商報融媒體新聞中心

綜合自新安晚報、合肥晚報

編輯:盛木生

統籌:馬翔宇 陳兆龍

主編:周祥新 馮蘭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