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71项学习资源免费送

    三水区以多种形式开展全民终身教育学习活动。 李周秦 摄

    11月4日,佛山市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三水区孔圣园举行,再次吹响了佛山市“全民终身学习”的号角,为全市市民群众奉献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三水区今年作为佛山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的轮值主办地,一系列品牌特色活动让市民共享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大餐,引领着全民终身学习的新风尚。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以居民社区为阵地

    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醒狮、太极表演、流动图书馆、开笔礼……11月4日的三水区孔圣园热闹非凡,佛山市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此拉开帷幕。在接下来一周乃至更长时间里,佛山市将有971项学习资源提供市民免费学习。

    据悉,本届活动周的主题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佛山市将以佛山开放大学(佛山社区大学)、五区社区学院为龙头,以居民社区为阵地,以社区学校为主力,以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场所为骨干,开展各类学习活动,进一步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全民学习多元体系。

    今年三水区作为佛山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的轮值主办地,三水区副区长胡英在致辞中说,接下来三水将以“四化”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四进”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城市三水增添更靓丽的色彩。

    据了解,三水区自2008年以来,积极参与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经过10年努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成效显著。三水区于2014年顺利通过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复评验收,2015年通过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级验收,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并多次荣获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成功组织奖”,西南街道等多家单位也曾获得“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组织”等荣誉。

    “从今天开始持续到年底,三水市民可以参与包括思贤讲坛、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等多项免费学习活动。”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举行各式各样的全民学习活动,营造三水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参与到终身学习的队伍中来,保持“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良好态势,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城市三水作出贡献。

    “四化”“四进”推动社区教育

    三水全民终身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开设了终身教育成果展,流动图书馆、“探索号”实验车、消防安全宣传车体验大巴、开笔礼、思贤讲坛等社区教育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家长带孩子来参与。

    “特意带孩子过来体验,孩子很喜欢流动图书馆。”市民陈女士介绍说,作为新三水人的她,近年来强烈地感受到三水的社区文化教育推广工作很有成效。“孩子在学校有特色课程,我们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周末在家还有社区活动可以参加,生活很丰富。”陈女士说。

    据了解,2017年三水区社区教育工作借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切实提高市民文化福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工程,实施镇街文化站升级,打造“书香三水”全民阅读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了三水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佛山市及各区各镇街单位都涌现了一批“百姓学习之星”,今年三水区荣获佛山市“百姓学习之星”的分别是卢志毅、吴史文、谢海霞,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历层次上实现了终身学习受益终身的目标。

    “活到老学到老,每周都有去上课,平时大家也会聚集到一块练习。”来自三水区老年大学太极班的莫大姐表示,作为退休老干部,每周到区老年大学上课是一周中最开心最惬意的时光。

    和莫大姐一样,越来越多退休老年人加入区老年大学,报读声乐、舞蹈、太极、书法、摄影、电脑、英语、手机等专业。据介绍,2008年三水区成立老年大学,实行学费全免制,并采用合乎银龄们的教学方法,使得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三水区致力于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提升,坚持办学规范化、培训常态化、资源信息化、课程本土化,打造文化品牌,提升社区品质,同时全方位推进社区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全面深化社区教育工作,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选择,使得三水全民终身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一村一品牌,一街一特色

    品牌特色助力“城市三水”发展

    古村、宗祠、龙舟、红头巾……三水历史悠久,绵远古风薪火相传,利用资源优势和镇街特色打造社区教育,带动和培养全民终身学习的氛围,三水区每一个镇街都在行动。

    西南街道下辖11个居委会和8个村委会,常住人口25万,现有社区教育基地24个,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说起西南街道的社区教育文化,市民张阿姨如数家珍,“察言观‘色’幸福沙龙心理讲座、公民道德修养课堂、‘健康卫士’健康讲座……”张阿姨笑言自己是西南街道文化中心的“忠实粉”。

    “西南街道以三水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契机,全力创建全国学习型乡镇,以文锋西社区为代表的全国优秀学习型组织,让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市民的选择和需求,真正做到全民终身学习。”西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在践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方面,云东海街道可谓别具一格,结合自身拥有的4A级景区荷花世界,利用“莲”和“廉”的内涵,大力打造廉政文化,目前已成为广东省廉政教育基地。而白坭镇则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将至今仍完好保留着的50多座明清时期风格的祠堂所代表的祠堂文化精心打造成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文体活动中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乐平镇依托三水工业园,在2012年成立了首家“产业社区”,并借助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为异地务工人员搭建了一个高效便捷解决问题的“直通车”。南山镇以南丹山为平台,做好全国唯一富裕型长寿之乡的长寿文化的开掘,彰显了地域特色。

    因地制宜,结合资源优势,大塘镇将农业园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引入龙头企业,培养农业合作社,创办农民培训学校,将科技送到田园,积极开展田头教育。

    一年一度“重阳节”是芦苞镇的“大喜日子”,通过举办“千叟宴”等系列活动促进文化传承。“芦苞镇终身学习活动以传承孝善文化为切入口,孝善文化是芦苞的特色文化,长岐古村落文化也颇有名气。”芦苞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启动仪式上,三水区乐平镇中心小学的“全民皆乒”、三水区社区学院、三水区图书馆的“思贤讲坛”两个品牌项目均获得佛山市“百姓喜爱终身学习品牌”荣誉称号。三水区社区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三水区已初步形成社区教育规范化办学,常态化发展,构建全民教育覆盖以及开发地方特色社区教育的科学模式。

    “建设学习型社会,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常态化,让品牌特色活动助力城市三水发展。”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三水区将以提高居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深化社区教育工作,推动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为把三水建设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