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苏定方正式成为了唐朝的武将,效力于李靖麾下。李勣是唐朝初期的名将,和卫国公李靖并称。

第十:苏定方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唐朝杰出的军事家。苏定方自幼习武,少年时就以骁勇善战而闻名,苏定方曾经跟随父亲一起征讨叛贼,安定乡里,受到了很多百姓的喜欢,在乡间拥有很高的威望。隋朝大业末年,苏定方投靠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在军中,苏定方常常身先士卒,建立了很多战功。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苏定方正式成为了唐朝的武将,效力于李靖麾下。随后,苏定方为唐朝征战四方,先后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九: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人,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个儿子。李光弼最开始的时候担任过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年,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副使并参加了安史之乱的平定。乾元二年的时候,李光弼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由于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乱,被推为“战功中兴第一”,获得皇帝赐予的铁卷,并绘像挂在凌烟阁。
第八:王忠嗣

王忠嗣,初名王训,唐朝名将。王忠嗣从小就就被接入宫中抚养,被唐玄宗收为假子。开元十八年,王忠嗣正式踏上征讨突厥和吐蕃之路,王忠嗣骁勇善战,在玉川战役中仅仅以三百骑兵偷袭吐蕃,斩敌数千。不久后,王忠嗣率兵北伐契丹,北出雁门关,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王忠嗣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唐朝,为唐朝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可惜最后却遭到宰相李林甫的诬陷,称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唐玄宗本打算将王忠嗣处以极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
第七:李愬(sù)

凉武公李愬,字符直,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李愬自幼习武,不仅善于骑射,还精于谋略。元和十二年,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于次年(817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李愬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就是在讨伐叛乱李师道的战争中,连胜了十一场战役,在当时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
第六: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的武将,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早年的时候是以武举人的身份入仕从军,随后,郭子仪屡立战功,官居九原太守,可惜一直没有收到朝廷的重用。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先后收复了河北,河东,被封为兵部尚书。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除此之外,郭子仪在对抗吐蕃的战争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765年,郭子仪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打败了占领长安的吐蕃军队。
第五: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历史上有关薛仁贵的故事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薛仁贵是当时唐太宗最喜欢的武将,常常被委以重任,薛仁贵也是不负李世民的重托,一生征战数十年,先后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留下了显赫的战功。
第四:韦皋

韦皋,字城武,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不仅为唐朝留下了很多战功,就连全唐诗中有三首都是其著作。唐代宗广德元年,韦皋任建陵挽郎,历佐使府。唐德宗建中四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次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任剑南节度使,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世称”韦南康“。唐顺宗永贞元年,韦皋去世,年六十。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第三:李勣(jì)

李勣是唐朝初期的名将,和卫国公李靖并称。李勣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而且还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元老,深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李勣最最早跟随李世民的武将之一,先是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随后,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除此之外,李勣还精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并自撰《脉经》一卷,可惜今天已经遗失了。
第二:侯君集

侯君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侯君集早年的时候不学无术,却异常勇猛。直到进入秦王府后,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战功,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不过让人不解的事侯君集曾跟随李靖学习兵法,却反过来诬告李靖谋反,这也成为了侯君集人生的一大污点。在唐朝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逐渐变得居功自傲,在讨伐高昌的时候因为私取宝物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
第一:李靖

李靖,字药师,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