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飞 |

  中国动画学术联盟 发起人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院长

  鲁迅美术学院 教授

  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

  鲁迅美术学院 硕士导师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党总支 书记

  社会职位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理事

  辽宁美协综合画种艺委会 常务副主任

  大连金普新区文联 副秘书长

  中国(常州)国际动漫周 评委

  中国(厦门)国际动漫周 评委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评委

  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 委员

  辽宁省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 主任

  辽宁省戏剧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

  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 评委

  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动画专业研究生创新与交流中心 主任

  获奖及创作

  1. 动画片《天地传说》被选为中央电视台动画城栏目的首播影片;

  2. 动画MV《小猫种鱼》获中国“视协”动画短片提名奖,文化部中国儿童电视MV大奖赛三等奖;

  3. 定格动画片《盒子·林子·兔子》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第六届全国数字艺术大赛金奖,东北亚国际动漫教育&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国际动漫作品比赛优秀奖,入围第八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大赛,获2014年辽宁省美展金奖;

  4. 动画片《音乐先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2014年辽宁省美展金奖;

  5. 艺术动画片《蜗牛·守望》获首届全国高校美术·设计大赛金奖,北京国际动漫博览会最佳美术设计;

  6. 《这里开往哪里》、《城市》获全国教师设计作品优秀奖;

  7. 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创意之光”动画宣传片获组委会特别嘉奖;

  8. 多媒体诗·音·画剧《正气歌》获沈阳市政府“文华杯”多媒体设计金奖;

  9. 大型多媒体数字出版物《大耳娃智趣学习宝典》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电子出版物奖;

  10. “动画短片设计”课程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评辽宁省精品课;

  社会影响及价值

  2000年起先后参与创建多媒体专业和动画专业;

  2007年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筹建传媒动画学院,2010年正式成立;

  2010年策划并组织年度活动“鲁迅美术学院动画与媒体学院奖活动月系列活动及颁奖盛典,以及年度学术活动“金石峰会主题活动‘金石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

  2015年成功申办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2016年策划“泛式的螃蟹”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教学汇报展;

  2016年策划首届“塑料不酷”摄影影像综合艺术展(巡展),反响热烈;

  2017年策划“躬行·仰望”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师生创作汇报展;

  2017年策划新西塘越里“再造-李象群雕塑艺术邀请展”;

  2018年策划“包容与冲突”——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当代绘画之综合材料语言实验创作展;

  2018年策划并成功举办“膺·未来”嘉善国际艺术峰会,“T20+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知名美术学院院长论坛等活动,探索和思考了艺术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意义。

  2018年策划并成功举办“嘉善国际大地艺术节”,梵高主题文创市集等活动将新西塘越里再次推向公众的文化视野中心。

  治学观点

  1)教学体会

  自1997年至今,二十多年的一线艺术教学经历,让我体会颇深:在传统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当今新时期新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形成和积极张扬个性的辅导者培养者。做为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课程体系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必须从一个知识、技能、观念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在这20年的艺术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中,历经了这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这无疑是一种挑战。也只有积极转变角色,才能处理好教学与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现在,完善传媒动画学院的立体交叉的教学培养模式,实现“泛动画”理念与艺术创作实践统一、知识与技能融合,这将是我做为一个教育的实践者在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上不懈追求的目标。

  做为教师我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及时的反馈、鞭策、鼓舞、感召。在教与学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力争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于社会生活。对于青年学生,勇于创新,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是我对他们的殷切期待。做为研究生导师,这也是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2)传统与当下

  我理解的所谓传统,应该是指先人积淀下的思想、制度、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对现代社会人们的言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有精华也并存糟粕,好的传统对社会发展和艺术创作会起促进作用,不好的传统反之。对待艺术创作我们应该尊重传统但不能是照搬,如果只重复前人的行为,则完全体现不了创造性。

  提到传统,就不能不说到创新,事实上,创新本身就是传统的有机部分,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不能将传统与创新对立起来。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创新书体恐怕就没有我们目前的传统书法。西方的绘画创作有很悠久的传统,但绝少听到有哪个西方画家在打着保护传统的旗号,且几乎没有人再象达芬奇那样画画了,相反他们则将目光转移到全球范围内学习,并创造出了推陈出新的艺术形式。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也为艺术表现能力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随之而来的也应该是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艺术创作形式诞生。随着新媒体,软硬件,移动终端的发展,我所从事的动画艺术创作,动漫视听语言还要继续深入变革。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和审美取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就语言上,有它独特的语法或者说叙事语言,虽然动画的创作历史短暂,也有自身的文化延续性与历史参照系统。

  当代动画艺术的创作过于倾向商业话,缺少独立表达的批判性东西,趋于一种封闭化的趣味,或纠缠于语言与概念的呈现,而丢失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其本身应该具有的可能性。运用传统技艺,结合现代科技,勇于创新,突破范式限制,去完成创造性表达,是动画艺术创作继承、创新、发展、传续的必经之路。

  3)目前关注

  现在我最关注的应该还和我本身所从事的专业分不开,那就是艺术前沿和最新的科技信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生活乃至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的渗透、影响日益强大,科学技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一切,艺术也不例外;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在当代已是必然的趋势了。学术一点的说,这是以“去专业”的方式来打破专业壁垒,流行一点的说法叫“跨界”。

  在这样的情势下,艺术原有的自下而上状态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互为也在从表层走向深层,如多媒体艺术、信息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例;而艺术研究也同样面临着变革;传统的方法、视角、手段、甚至目的,都需要重视检视,并需要建构新的方法、新的视角,研究新的问题。在更深一层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解决两者关系的失衡问题,从艺术着手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一面。

  动画创作作为一种视听叙事语言的呈现,是与科学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分不开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触发了动漫表达手段和语言的丰富。从艺术与科学互为关系的角度开展研究,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必将促成科技与艺术的深入融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