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黎平12月8日電(袁超 石小杰)7日晚,2018中國侗年暨第九屆黎平·中國文化旅遊節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開幕。一系列獨具侗族風情的民俗活動將在侗年期間輪番“上演”,展示黎平侗鄉魅力。

侗年,是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侗族人民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侗語稱凝更(甘),又稱冬節或楊節,冬節原爲侗族楊姓節日。最初以楊節爲侗年的是貴州省黎平、榕江、從江三縣部分地區(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間)。後來互相仿效,人們逐漸過起了侗年。20世紀80年代初,經各地侗族代表人物決定,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爲侗年。2011年5月23日,“侗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爲開幕式現場。張暉 攝

活動現場,當地侗族風情的各式建築在燈光的“打扮”下顯得格外絢麗。湖岸邊,民衆陶醉在被譽爲“天籟之聲”的侗族大歌。“太熱鬧了,我們今天很早就在這裏等候了。”今年53歲的林秀蘭是黎平縣巖洞鎮新洞村的村民,侗族文化全新的呈現方式,吸引了她時刻用手機記錄下精彩瞬間,“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侗族過年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大家都歡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年味更濃了。”

圖爲開幕式現場。張暉 攝

“侗年是我們侗家最傳統的節日。”黎平侗族民衆石留術用照片向記者展示了侗族村寨過侗年的熱鬧場景,她告訴記者,“黎平縣的侗族村寨過侗年最爲隆重,每家每戶都要殺豬宰羊、殺雞殺鴨、打糕耙、烤米酒、做甜酒、煮油茶招待親友。”

開幕式上,歌舞《茗侗天下》、地青琵琶歌《姜良姜美》、侗族大歌《侗家喜事》等12個節目精彩上演,將當地侗族的歷史文化、節慶文化和生活習俗展現得淋漓盡致。廣州遊客張光輝告訴記者,通過實景演出,感受到黎平侗族和諧共生的田園牧歌生活和侗寨原始、古樸和諧之美。

今年的侗年在黎平縣的肇興侗寨設置了分會場,將舉辦春晚文化牆、寨門迎賓、鼓樓對歌、侗族歌舞表演、長桌宴、篝火晚會、行歌坐月、盛裝遊行、侗戲展演、丟卣卣、祭薩、抬官人、“月也”習俗展示等主題活動;12月9日在佳所分會場舉辦寨門迎賓、侗年開幕式、蘆笙表演、祭祖、打年耙、殺年豬、品侗果、特色農產品展示、脫貧攻堅成果展示、楊戲侗戲表演、文藝演出等主題活動。

圖爲開幕式現場。張暉 攝

據悉,本次侗年採取“政府引導,商業運作,文化搭臺,企業唱戲”模式,通過喜慶侗年,喜鬧侗年等形式,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來黎平的發展歷程和巨大變化,展示黎平人民在改革開放中敢闖新路、敢於突破、敢於勝利的良好精神風貌和侗鄉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弘揚侗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激發了黎平縣上下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