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受影視劇的影響,一直認爲雍正時期的重臣年羹堯就是一個武將莽夫,實際上並非如此。年羹堯原籍安徽,祖上當過明朝的戶部尚書,典型的書香門第。後來,他們家遷到了瀋陽,入了鑲黃旗。而年羹堯的父親官至湖廣巡撫,如此朝廷大員的兒子,怎麼會是一個莽夫呢?

年羹堯不僅飽讀詩書,還取得了功名,他中過進士,當過考官,做到了內閣學士。不過,他仕途的轉折點,還是妹妹年氏被選爲了當時雍親王的側福晉,從此,他跟與胤禛撇不清關係了。

在康熙晚年,年羹堯在邊陲多立戰功,並在雍正繼位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雍正在坐穩帝位之後,卻殺死了曾經的恩人年羹堯。那麼雍正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裏面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兩條,第一是雍正太過多疑了,而且他對屬下有一種近乎“偏執”的高標準、嚴要求。而第二點,則是年羹堯自身的問題。

雍正繼位後,剝奪了他十四弟的兵權,並任命年羹堯爲撫遠大將軍,征討西北羅卜藏丹津,將其在青海的部落悉數平息。雍正自然非常感激年羹堯,不僅在給他的信裏寫了大篇大篇“肉麻”的話,說得情真意切,還給了年羹堯一系列特權。

雍正沒有玩虛的,他看中年羹堯,就真真切切的寵他,捧在手心裏都怕化了。但是,我們現在有一句話叫,“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當年羹堯的功勞成爲過去式,光環也跟着褪去的時候,他身上的一些污點,就被無限的放大出來,讓雍正看到就覺得噁心,甚至非常的後悔,當初爲何要寵年羹堯!

比如,年羹堯仗着雍正的寵信,跟總督巡撫級別的朝廷大員打交道,從來都是直呼其名。甚至,還讓他們跪在道路旁迎送。在邊疆時,蒙古的王公必須對其行跪拜之禮。而當返京時,王公大臣在京郊歡迎,他傲慢無禮,根本不還禮。這種作威作福的行爲,引起了雍正的強烈不滿和懷疑。

而年羹堯常年在外統兵,又得皇帝眷顧,免不了就要在身邊形成自己的一套“小團體”,這些驕兵悍將都握有兵權,還跟朝廷裏各部的大員私下結黨往來,這也讓雍正十分的憂慮和疑懼。還有,年羹堯這個人十分貪財,而在邊疆統兵時,也做了不少冒領軍餉、中飽私囊的事,這也與雍正渴望風清氣正、官場清明的理想相背離。

更爲重要的是,年羹堯沒有及時保護自己,他認爲自己有擁立之功和赫赫戰功,雍正並不會真正對他痛下殺手。如果他能夠給學學漢朝的張良、唐朝的郭子儀,謹小慎微,低調做人,言行謹慎,注意遠離權力旋渦,或許能夠保住性命。但他並沒有,反而是觸動了雍正的底線,因爲到了最後,他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裏了。

雍正三年,天空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當時百官都向雍正上書表達祝賀,一般人都明白,這種“上書”,只要奉承、拍拍馬屁就行了,圖個吉利而已。但是,年羹堯偏偏不要,他在自己的上書中,故意將成語“朝乾夕惕”寫成了“夕陽朝乾”,而且字跡非常潦草,一看就是糊弄之作。雍正看了大怒,原來還只是警告,這次直接動了真格的,將他革職查辦吧,調任杭州將軍,隨後又削除所有官職,以92條大罪處死。

而在這92條大罪中,包括了:5條大逆罪,9條欺罔罪,16條僭越罪,13條狂悖罪,6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4條殘忍罪,18條貪婪罪,15條侵蝕罪。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他故意錯寫成語這件事,這等於直接和雍正撕破了臉皮。不尊重皇帝,能有好果子喫嗎?這讓雍正對他徹底動了殺心。

由此可見,雍正殺年羹堯,固然有雍正自身的因素,但年羹堯的原因還是最主要的。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時的他已經被自己的貪慾所矇蔽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