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云南泸西县新坝村委会的田间地头清清爽爽,街道小巷整洁有序,以前常见的塑料袋、畜禽粪便、建筑砖块等都没有了踪影。82岁的师明光感慨:“现在环境变好了,河水变清了,村子变美了,我们的心情更舒畅了。”

新坝村委会下辖新坝、白露、布白、白石头4个村民小组,有2536户10041人,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万元。眼看农民的钱包鼓起来了,但他们仍有不少烦恼,“以前垃圾随手扔,烧蜂窝煤的煤渣、盖房子的残砖断瓦、牛羊的粪便占据路中间,人走在上面像跳舞。特别是喂牲口的包谷秆堆在家里,还有火灾隐患。”提起过去,新坝村民直摇头。

2016年,新坝村实行“两委”换届选举,新班子把卫生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村内垃圾处理作为基层治理的第一个课题。“现在生活好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新坝游玩,除了看山看水看风景,还要让他们看整洁的村寨。”新坝村委会主任芶云生说。

扮靓农村环境,首先要解决垃圾处理“最初一公里”的源头分类。据估算,新坝村委会每天约产生12.5吨垃圾,全年4560多吨,其中,瓶子、纸板、铁丝、铁皮等废弃物,可以回收处理;砖块、石头等建筑渣土,经过破碎后能用于修路填坑;厨余垃圾、牲畜粪便,直接还田堆沤农家肥。“剩下的垃圾通过焚烧生成火灰,拌上牛粪、猪粪,还是上好的有机肥。”村民陈桥福当了十多年垃圾清运员,在他眼里,许多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过去各类垃圾混在一起,无论填埋或焚烧,不仅处理体量大,而且有害垃圾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现在,采取分类收集,最大限度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2017年底,政府投资96.6万元修建的两台自燃式垃圾焚烧炉启用,通过分类垃圾总量减少六成,焚烧炉轻松上阵,一举把过去积压的垃圾山“吃干榨净”,新坝村基本达到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干部干,群众看”。一直以来,群众参与度低是推广垃圾分类中的普遍现象,新坝也不例外。“无论有多少客观因素,都不应该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为提升村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新坝村“两委”一班人没少花心思。

行走在新坝村的主干道上,一幢幢农家小楼沿着中小河鳞次栉比,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鲜花、绿植。“2元垃圾处理费对我们根本不是负担,谁不想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我一次就交了全年的。”村民师建良刚从地里回来,他爽快地说。

芶云生跟我们算了一笔账,从2017年起向群众收取每人每月2元的垃圾处理费,如今共收取40余万元,主要用于维持保洁员工资,垃圾清运车的油费、税费、保险费,以及垃圾厂的日常开销。“2元钱”不仅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主体意识,也实现了依靠自身资金投入的“闭合式”持续运行。

此外,提高垃圾分类收集效率是另一着力点,新坝村按照“三步法”,完善一条龙“处理链”:群众按照“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别,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保洁员按照生产类、生活类、建筑类垃圾,进行再分类并及时清运。垃圾厂焚烧员按照热解标准把可回收物、建筑垃圾及不可燃烧物分捡出另行处理,再次分选后的垃圾进入炉膛进行焚烧,产生的火灰作为肥料还田。

为巩固环境治理成效,新坝村建立“1+1+N”的组织领导模式,明确了一个村干部班子、一支保洁员队伍和广大村民群众的三个垃圾处理主体,把全村划分为20个网格片区,形成村干部班子包片、保洁员队伍包街道、群众包户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经过两年多时间运行,新坝村委会形成了资金能保障、农户愿参与、运行可持续的治理路径,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卫生极大提升。

云南网记者 李树芬 朱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