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雲南瀘西縣新壩村委會的田間地頭清清爽爽,街道小巷整潔有序,以前常見的塑料袋、畜禽糞便、建築磚塊等都沒有了蹤影。82歲的師明光感慨:“現在環境變好了,河水變清了,村子變美了,我們的心情更舒暢了。”

新壩村委會下轄新壩、白露、布白、白石頭4個村民小組,有2536戶10041人,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就超過了萬元。眼看農民的錢包鼓起來了,但他們仍有不少煩惱,“以前垃圾隨手扔,燒蜂窩煤的煤渣、蓋房子的殘磚斷瓦、牛羊的糞便佔據路中間,人走在上面像跳舞。特別是喂牲口的包穀稈堆在家裏,還有火災隱患。”提起過去,新壩村民直搖頭。

2016年,新壩村實行“兩委”換屆選舉,新班子把衛生整治、提升人居環境、村內垃圾處理作爲基層治理的第一個課題。“現在生活好了,越來越多的人來新壩遊玩,除了看山看水看風景,還要讓他們看整潔的村寨。”新壩村委會主任芶雲生說。

扮靚農村環境,首先要解決垃圾處理“最初一公里”的源頭分類。據估算,新壩村委會每天約產生12.5噸垃圾,全年4560多噸,其中,瓶子、紙板、鐵絲、鐵皮等廢棄物,可以回收處理;磚塊、石頭等建築渣土,經過破碎後能用於修路填坑;廚餘垃圾、牲畜糞便,直接還田堆漚農家肥。“剩下的垃圾通過焚燒生成火灰,拌上牛糞、豬糞,還是上好的有機肥。”村民陳橋福當了十多年垃圾清運員,在他眼裏,許多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過去各類垃圾混在一起,無論填埋或焚燒,不僅處理體量大,而且有害垃圾極易產生二次污染,現在,採取分類收集,最大限度實現了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2017年底,政府投資96.6萬元修建的兩臺自燃式垃圾焚燒爐啓用,通過分類垃圾總量減少六成,焚燒爐輕鬆上陣,一舉把過去積壓的垃圾山“喫幹榨淨”,新壩村基本達到了農村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幹部幹,羣衆看”。一直以來,羣衆參與度低是推廣垃圾分類中的普遍現象,新壩也不例外。“無論有多少客觀因素,都不應該抱着聽之任之的態度。”爲提升村民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新壩村“兩委”一班人沒少花心思。

行走在新壩村的主幹道上,一幢幢農家小樓沿着中小河鱗次櫛比,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放着鮮花、綠植。“2元垃圾處理費對我們根本不是負擔,誰不想房前屋後乾乾淨淨,我一次就交了全年的。”村民師建良剛從地裏回來,他爽快地說。

芶雲生跟我們算了一筆賬,從2017年起向羣衆收取每人每月2元的垃圾處理費,如今共收取40餘萬元,主要用於維持保潔員工資,垃圾清運車的油費、稅費、保險費,以及垃圾廠的日常開銷。“2元錢”不僅調動了羣衆參與的積極性,增強了主體意識,也實現了依靠自身資金投入的“閉合式”持續運行。

此外,提高垃圾分類收集效率是另一着力點,新壩村按照“三步法”,完善一條龍“處理鏈”:羣衆按照“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區別,對日常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保潔員按照生產類、生活類、建築類垃圾,進行再分類並及時清運。垃圾廠焚燒員按照熱解標準把可回收物、建築垃圾及不可燃燒物分撿出另行處理,再次分選後的垃圾進入爐膛進行焚燒,產生的火灰作爲肥料還田。

爲鞏固環境治理成效,新壩村建立“1+1+N”的組織領導模式,明確了一個村幹部班子、一支保潔員隊伍和廣大村民羣衆的三個垃圾處理主體,把全村劃分爲20個網格片區,形成村幹部班子包片、保潔員隊伍包街道、羣衆包戶的齊抓共管工作機制。

經過兩年多時間運行,新壩村委會形成了資金能保障、農戶願參與、運行可持續的治理路徑,羣衆的環保意識得到明顯提高,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農村環境衛生極大提升。

雲南網記者 李樹芬 朱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