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大家一起愛鳥護鳥

近日,護鳥志願者協會的護鳥行動走進北三市,在莊河4個鄉鎮展開,共拆除捕鳥網24張;銷燬盜獵者捕鳥工具誘捕機(電媒,引誘鳥用的工具)2個;放飛15只鳥類,其中放飛的一隻長耳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莊河“清網護飛”行動初見成效

11月4日凌晨3時,護鳥志願者協會的4位成員從大連出發前往莊河市開展“清網護飛”行動,此次行動主要涉及到莊河4個鄉鎮,分別爲明陽鎮、大鄭鎮、徐嶺鎮、大營鎮,行程500多公里,一天的行動中共拆除捕鳥網24張,救助放飛田鵐[wú]2只、煤山雀11只、灰喜鵲1只,長耳鴞[xiāo]1只,解救中發現禾花雀、喜鵲、紅角鴞、斑鳩、斑鶇[dōng]、麻雀、煤山雀共死亡100多隻。

莊河地區捕鳥情況較爲嚴重

據護鳥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林先生介紹,之所以週末犧牲休息時間,驅車幾百公里趕到莊河,是因爲從普蘭店區皮口鎮開始一路向東的城子坦鎮,莊河的明陽鎮、大鄭鎮、青堆子鎮、栗子房鎮,一直到和丹東交界的吳爐鎮的小孤山區域都是捕鳥的“重災區”。他們在莊河做了長期調查和巡視,莊河捕鳥主要分這幾種情況,一是果農架網爲了保護莊稼;二是蠶場的農民在養柞蠶的時候架網防止鳥類捕食;再就是稻田地裏架網捕鳥。前面兩種情況是農民爲了保護果實,而稻田地裏面架網就爲了捕禾花雀。整個黃海之濱的鄉鎮基本上都是黑尾蠟嘴雀的棲息地,而黑尾蠟嘴雀是我國有些地區被當作餐桌上的美食。而碧流河和英那河流域沿途或者周邊是鳥的棲息地和繁殖地。黑尾蠟嘴雀5月份遷徙過來後,非法捕鳥者開始捕捉一直捕到秋天,而禾花雀就是從秋天這個季節開始捕,他們此行主要目的是想解救禾花雀。對於前兩種保護自己莊稼和私有財產的農民,護鳥志願者對他們進行普及愛鳥護鳥常識,農民們也能理解,自己將網就收起來了,他們也給農民相應發放驅鳥帶。

共建美麗和諧生態家園

在此次活動中,護鳥志願者們一共拆除和銷燬了24張捕鳥網,並銷燬盜獵者捕鳥工具誘捕機2個。護鳥志願者的力量有限,林先生呼籲社會各界人士能廣泛關注和重視愛鳥護鳥這件事情。“眼看着還有好多捕鳥網立在那裏,很遺憾時間有限,能力有限,沒辦法一一拆除,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參與並重視起來。通過這一活動,增強羣衆遵守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自覺保護野生鳥類意識,使之主動積極舉報並有效制止非法捕捉、販賣、食用野生鳥類的不法行爲,不掏鳥窩、不設捕鳥網、不籠養野生鳥類、積極救治傷鳥病鳥;保護鳥類的自然棲息地,文明觀鳥、科學護鳥,不投毒藥,我們在乎能形成人人積極參與保護野生鳥類,共同建設美麗和諧生態家園氛圍。”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肖佞

歡迎通過“公益大連”,提供“日行一善”的新聞線索,線索一經採用,除了獲得本報82488888新聞報料線索獎以外,還將會獲得遼寧中糧可口可樂提供的“日行一善”紀念版禮物一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