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壯

爲何八路軍很少和日軍進行大規模對戰?老兵含淚說了8個字,字字戳心

現在各大電視臺經常熱播的抗日神劇常常受到觀衆們的詬病,由於把原本悲壯殘酷的抗日戰爭拍成了各式各樣的喜劇、甚至低智類的喜劇片,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想象當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經歷過的磨難和艱辛,也低估了這場曠日持久戰爭的殘酷性。不過衆多的抗日片中,也有一些優秀的抗日影視劇直觀而真實地爲人們展示了當年浴血奮戰的中國軍人是多麼悲壯,實際上,戰爭從來不是和平年代人們想象中的兒戲。

在《亮劍》裏,就比較真實地再現了一個真實的戰場,八路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面對炮火連天的戰場,他們總會有人犧牲。但是其中李雲龍的一個高光時刻——徵集上萬士兵猛攻平安縣城的戰役卻有失真實。實際上,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很少以大規模的兵力開展大規模的戰鬥。

《亮劍》的確已經在國產抗日片裏是優秀的水平,但是也並非都完全符合真實的那段歷史。我們經常看到八路軍的李雲龍率領着他的獨立團經常和日軍發動正規團級別的大規模作戰,其實這是影視劇的藝術加工。在抗日戰爭前中期的相當長的時間裏,八路軍和日軍相抗衡的手段,還是主要依靠夜間突襲、交通線埋伏、破壞據點等典型的小規模游擊戰術,在日軍實力較強的華北平原地區,更是難以組織大規模的殲滅戰役。爲了不被日軍包圍殲滅,八路軍主要實行化整爲零的戰略思想,分散開來。同時,在八路軍成立的初期,兵力較少,主力仍然是革命初期的老紅軍們,因此正面抗衡是不明智的。

除了兵力,在武器裝備上,成立初期的八路軍缺少強大的火力,“小米加步槍”說的就是這時候一窮二白的八路軍們,而對面的日軍,不僅構建有堅固的防禦工事,配備火力強大的迫擊炮、重機槍,還有一定的制空權,通過轟炸機對地面部隊進行打擊。在敵我火力懸殊的情況下,貿然選擇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很可能得到的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據抗戰老兵們回憶,抗日戰爭裏的日軍,不僅僅火力強於我軍,單兵作戰能力也十分強悍。和現在“抗日神劇”裏被八路軍割麥子一樣被“手撕”的鬼子們不同,在真實歷史上的日軍由於本身工業實力強大,軍隊後勤保障非常良好,和在山溝裏缺衣少食的八路軍戰士相比,日軍的健康程度和訓練素質相當良好,絕不是抗日神劇裏那樣的不堪一擊,在一場戰況五五開的步兵戰役中,常常是三個中國兵換一個日本兵,靠着這種不怕死的勁頭,才能在戰鬥中勉強和敵軍打得難分勝敗。

每當回憶到此,老兵們都不禁流着熱淚感慨當年拼着一腔熱血保家衛國的戰士們:“和送死沒什麼區別!”儘管敵人強大,但是八路軍憑藉如此英勇的精神也同樣給敵人帶來了沉重打擊。

今天的人們面對抗日先輩們的事蹟,本應沉重地銘刻於心,但是那些把這段歷史當成玩笑的抗日神劇,本身就是對爲保衛祖國的戰士們進行的侮辱。抗戰片,應該讓人們對先輩的犧牲肅然起敬,而不是對着低智的搞笑情節哈哈大笑。

本文由二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