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壯

97年香港迴歸之前,英國歸還了一個地方,如今富得流油

現在社會,盛行“先用後付”。就是你先用了,完了再給我錢。這個在我們現在的經濟社會中還算是比較合理的,可是清朝竟然也有這樣類似的事。他們是“租借”,和你簽訂一個協議,完了就租你的地方用很多年。大家都知道,租別人的東西是要有利息的。可是這個卻沒有,這個“租”完全是強盜行爲。

清朝末期,清政府太弱了,各個國家都想欺負清政府。於是就發動各種戰爭,清政府都是打打就敗了,或者就算贏了同樣逃不過其他國家的欺負。慢慢的就簽定了許多條約,很多地方都被被的國家“租借”,說的是租借,其實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是弱勢。大家所熟知的香港、澳門都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纔回到我們祖國的,其實還有一個威海衛,大家可能不知道。它也同樣是被英國租借國,不過迴歸的早。但就是這個地方,現在經濟發展迅速,富得流油。

威海衛,山東的。而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很霸氣的。明朝洪武年間,倭寇也就是現在的小日本總是時不時來我們這裏騷擾一下,爲了趕跑這些倭寇,就設立了威海衛。這個意思就是要威震海域,看你還敢不敢來。雖然,那時確有奇效,可是在清朝的手裏就不那麼好了。甲午戰爭之後,被日本佔據。1898年又被英國強租,這可真是剛出虎口又入狼嘴。

那時,由於威海衛的地勢比較好,小日本爲了攻佔也是費了不少勁兒,通過海陸兩方夾擊才佔據了威海衛。當時特別有趣的是,英國想租威海衛,和日本人商量了半天,愣是沒有清政府什麼事。那會英國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私下裏和日本及其他帝國進行了很多骯髒的交易,而且日本人竟然還支持,自己佔領的自己不用還支持英國用,也不知道日本人是腦袋不夠用還是咋了。那會德國挺厲害啊,英國打了保證不侵犯德國的利益,才租借了威海衛。就這樣,威海衛落入了英國之手,反正清政府也不敢反抗。問題是反抗也沒有用啊。

威海衛,就在英國的手裏待了幾十年,也許是威海衛地理環境太好了,也許也是英國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反正威海衛發展的挺好,建立了一些避暑山莊,每年都有人去避暑,商號生意也起來了。1931年威海衛回到了祖國的手裏。

儘管,威海衛是被”強租的”但最終還是回到我們國家,也是由於它天然獨特的地理優勢,經濟發展的很快,現在也是很發達的地區,可以說是富得流油。

本文由二壯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