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26只逆市上漲股吸金48億元三維度揭祕強勢股基因-證券日報網)

一天大漲一天大跌,劇烈波動的美股行情繼續牽動着全球資本市場神經,在悲觀情緒瀰漫之際,A股市場中仍有不少公司股價頑強上漲。

3月23日,在全球市場開啓連續下跌模式的影響下,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震盪盤整後探底回升,盤面上個股跌多漲少,僅324只個股逆市上漲,佔A股可交易個股數量的比例爲8.56%。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上述324只強勢股呈現以下三大特徵。

首先,股價處於低位。截至3月23日,全部A股均價爲16.42元,上述324只個股中,有232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低於這一數值,佔比71.60%。其中,5元以下個股數量達到55只,包括山東鋼鐵、中珠醫療、大康農業等在內的6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不足2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低價股自身有着較好的比價優勢,絕對價位低成爲短線資金選股的標準之一。當然從低價股的形成原因來看,有因所在行業不景氣導致個股缺乏資金關照、有因系統性風險導致個股泥沙俱下、有因業績下滑導致股價失去支撐、有因所屬概念失寵使得遊資撤離等。但如果反過來看,一旦上述因素消失,或有新的刺激股價的因素出現,原有的低價股可能會煥發活力。

其次,業績表現普遍較好。截至3月23日,上述324家公司中,有208家公司已披露2019年年報或年度業績預告,其中,128家公司2019年淨利潤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增長,佔比61.54%。29家公司有望實現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0%,新華醫療、康力電梯、東凌國際等3家公司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幅超10倍。

最後,逾半數個股爲大消費概念。上述324只強勢股中,大消費概念股達到187只,佔比57.72%。其中,醫藥生物股達到73只。

儘管疫情衝擊導致消費板塊整體承壓,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隨着國家和地方出臺促進消費回補政策落地,後期消費會逐步恢復,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並不會因此改變。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3月23日,滬深兩市已有235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公告,從已公佈回購金額的行業分佈看,大消費板塊回購金額最多。

巨豐投顧認爲,從中期角度看,消費、醫療等行業都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中線投資者不妨逢低適當考慮。但在遴選行業中的具體公司時,仍需迴歸到基本面進行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北上資金持續撤離,但是內地資金掃貨不止。上述324只強勢股中,有226只個股週一受到大單資金搶籌,合計吸金約48億元。

具體來看,宜通世紀、北大荒、達實智能、國脈科技、恆瑞醫藥、東北製藥、甘肅電投、金健米業等8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均超億元。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外資流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不是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當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股市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總的來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中國資本市場平穩向好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