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風口襲來至今已兩年有餘,中國金融科技市場在監管和創新中,穩步向前發展,在全球市場上初露鋒芒,在畢馬威發佈的2018金融科技公司100強榜單中前五名中國佔三席;在國內市場,也逐漸形成以BAT爲風向標的行業新格局。

“科技驅動金融創新,是金融科技的核心。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有助於改造或優化金融產品、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提升金融科技發展的質量和水平。”11月14日,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Money20/20中國大會的致辭中表示,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也可能引入新的風險給金融安全帶來新的挑戰,要正確把握創新和安全的關係,把安全作爲金融科技創新不可逾越的紅線和底線,切實做到風險防範。持續健全完善風險評估處置機制,確保技術創新的應用成熟、穩定、可靠。

雖然P2P行業在2018年裏跌宕起伏,但金融科技市場發展相對穩健。伴隨AI、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技術的進一步落地,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持續深化,監管、品牌、AI、合作、服務成爲2018年行業發展的關鍵字。

監管+ 優化金融科技發展環境

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重塑金融市場格局的同時,給行業增加了新的風險和挑戰,2018年金融科技監管不斷強化。

縱觀2018年,監管政策的接連下發在不斷釋放強監管的信號。

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簽署《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明確了債務催收行爲的正負面清單,設定了執行與懲戒機制;緊接着,央行等部委發佈了資管新規。資管新規肯定了我國資產管理業務快速發展,但也指出存在部分業務發展不規範、多層嵌套、剛性兌付、規避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等問題。8月,《中國證監會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正式印發,標誌着監管科技建設工作的頂層設計完成,並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金融科技挑戰與機遇並存、效率與風險相伴,要堅持正本清源、守正創新,規範引導金融科技健康有序發展。”對於擁有衆多金融牌照的BAT金融科技巨頭們,或將因此發揮更大的競爭優勢。

品牌+ 巨頭打造金融科技獨角獸

毋庸置疑,2018年“度小滿金融”的獨立運營震動了中國金融科技市場,它成功打破了當前互聯網巨頭金融市場的佈局,成爲繼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現已更名爲京東數科)拆分後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度小滿金融正式躋身互聯網巨頭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的行列。

度小滿金融前身百度金融,2018年4月份實現獨立運營。最新公開數據顯示,度小滿金融已經與500多家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領域達成合作,服務50多家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累計放款2500億元,服務了超700萬小微企業主。

在品牌建設方面,今年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京東金融更名。11月20日,在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正式宣佈“京東金融”品牌正式升級成爲“京東數字科技”,並強調京東數科擁有多個子品牌,金融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金融”變爲“數科”,京東金融在”品牌+”的道路上,選擇了將金融科技成果發散到其他行業的不同道路。

AI+ 金融發展智能化

2018年,以AI爲代表的金融科技能力開始在金融領域落地,巨頭紛紛發力金融科技,金融行業發展進一步科技化、智能化。

今年7月4日,度小滿金融CEO朱光曾表示,在金融領域當中,AI技術已經從實驗室階段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以度小滿爲例,度小滿金融科技運用業內領先的大數據及AI算法能力,搭建反欺詐和信用風險模型,多維度控制風險,可覆蓋金融企業信貸等全業務流程。在精準獲客渠道層面,度小滿金融通過AI強化學習方式,獲客量可達到月同比增長40%以上。

2018年,騰訊和螞蟻金服在AI+金融方面同樣動作頗多。騰訊金融業務由於尚未獨立運營,主要依託騰訊自有AI技術展開,承接騰訊AI技術在集團內部業務條線的落地。此外,騰訊開始對外輸出包括基於騰訊雲的金融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力,並與武漢農商行等銀行達成了合作。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同樣於今年指出,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是影響未來的關鍵技術。據介紹,螞蟻金服已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風控策略、理財服務,零人工干預的貸款、保險產品,以及客服服務系統。

“螞蟻金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金融科技公司。人工智 能的進步讓它在短短几年內就實現了騰飛。”世界銀行發佈的《2019年世界發展報告》稱,螞蟻金服使用大數據,申請提交 後不足一秒就可以發放貸款。螞蟻金服的“3-1-0”在線借貸模式涉及 3 分鐘 的申請過程 、1 秒鐘的處理時間和零人工干預。自 2014 年以來,400 多萬家 中國小型企業從螞蟻金服獲得了貸款。

合作+ 金融科技“聯姻”傳統金融

金融科技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的牽手合作在2017年已開始,2018年的合作進一步升級落地,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螞蟻金服已服務200餘位合作伙伴,包括100餘家銀行、60餘家保險機構和40餘家基金與證券公司。而尚未分拆出來的騰訊金融科技,憑藉騰訊雲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在銀企縱深合作時代,也擁有漂亮的數據。

螞蟻金服在今年的雲棲ATEC論壇上宣佈,隨着螞蟻金服技術的全面開放,更多的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基金與證券公司可以不用“重新發明輪子”,利用支付寶已經驗證成熟的技術,進一步提升自家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通過技術開放,可以幫助行業打造100個、1000個支付寶、網商銀行。

同樣作爲行業頭部公司的度小滿金融,2018年成績斐然: 10月,度小滿金融與南京銀行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1月初,平安銀行行長鬍躍飛與朱光相約烏鎮,平安銀行有望成爲度小滿金融下一個重要的金融合作夥伴。11月月中,度小滿亮相紫金山·鑫合金融傢俱樂部年度大會,牽手南京銀行打造”AI鑫”計劃,目前已有16家成員單位加入計劃,另有21家銀行也表示有合作意向。

京東金融的數據顯示,目前合作伙伴涵蓋400餘家銀行、120餘家保險公司、110餘家基金公司,40餘家證券、信託、評級機構。

服務+ 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效率

11月14日,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金融科技發展與研究工作組、新華社瞭望智庫金融研究中心聯合撰寫的《中國金融科技應用與發展研究報告2018》提出,“要注重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金融提質增效,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作爲普惠金融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度小滿金融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領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峯會上提到,“普惠金融發展不僅依賴於金融科技的支撐,也依賴於科技發展對於商業模式、經營模式的改變。隨着中小企業經濟活動更加線上化、數字化,金融科技將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效率”。

螞蟻金服副總裁、首席科學家漆遠博士也曾表達類似觀點,“螞蟻金服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我們做的事情,是使AI技術成爲普惠金融的支點。”。

從互聯網金融的爭議到金融科技的受追捧,未來行業將走向何處?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金融科技具有廣闊地應用前景和市場空間,期盼各國金融監管部門、從業機構和學界專家加強溝通,共同努力推動中國乃至全球金融科技健康有序發展,在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普惠金融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地作用。”11月17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與金融城舉辦“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峯會”上表示,“應該辯證看待金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上述機遇和挑戰,在態度上積極擁抱,在行動上審慎穩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趨利避害,共同推動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更加充分、更加安全地實現其經濟社會價值。”(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