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數人是沒有辦法擁有狹義享受的,但每個人都可以去享受生活,聽起來不可思議嗎。去學去想去做,去改變去接受去滲透,去尋找萬事萬物的度,去面對各式各樣的人,然後你會發現,你的命越來越好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來看看這些詞吧,羊絨,植鞣牛皮,真絲,落地窗,開放式廚房,紅木書櫥,LouisVuitton,Hermès,Gucci,能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嗎,相信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如果說狹義上的享受是擁有使用上述或類似的東西,那麼廣義的享受就是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你現在所擁有的。大多數人是沒有辦法擁有狹義享受的,但每個人都可以去享受生活,聽起來不可思議嗎?
想想作爲成年人的你,是否有時會感慨兒時的美好;想想正在找工作的你,是否還在後悔上一次沒有深思熟慮就辭職;想想在外打拼的你,是否想念家裏的一碗餃子。
如果你還在懷念過去或者是對於過去的抉擇感到悔恨,其實那是生活的影子在告訴你,你忽略了現在的它,它是你現在真正擁有的,快去擁抱它。
爲什麼人們常說,越是懂得享受的人,命越好?
一方面是因爲他們腳踏實地,珍惜擁有的,另一方面是因爲他們能在現狀中找到快樂所在,即便是苦中作樂,也是樂得其所。懂得享受不等於原地踏步,而是讓人變成最好的自己。
從現在開始,停止懷念和幻想,擁抱現在,好好享受你的生活,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做三件事。
一、強化你正在做的事
行爲主義學派首先提出了普雷馬克原則,它的本意是“更有可能發生的活動可以用來強化不太可能發生的活動”,即高概率事件可以提升原本概率低的事件更頻繁地發生。
實驗
1959年,普雷馬克做了一個實驗。他提供了兩種有趣的活動供孩子們選擇,一個是玩彈球遊戲機,另一種是喫糖果。他給選擇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分一些糖果,讓他們邊玩彈球遊戲機的時候邊喫糖果。
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喫糖果的頻率增加了。同理,他又給選擇喫糖果的孩子分配了彈球遊戲機,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打遊戲的頻率增加了。
再比如,你是某公司的文案,因長期寫作而感到厭煩,由於工作原因不能放棄,又暫時無法找到重新喜歡它的點,但是你喜歡畫畫,那麼你可以將畫畫和寫作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你寫作的動力。
二、去感受身邊的期望,相信期望的力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某所學校做了一個實驗,他們通過實驗方法隨機抽取一些學生並告訴他們,他們已經被檢測出智力超羣,並讓老師們配合他們給孩子相應的期望。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在學習的各方面成績都得到了提高,在未來的時間也的確成爲了更優秀的人。
這也就告訴我們,信任、讚美、期待會讓人們更加相信自己,從而去完成這些期待。我們的行動又會印證這些期待,從而加強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認可。人們會很大程度上受這些持續效應的影響,而發生一些大的改變。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期望,來自於父母、愛人、老師、公司。.一個人對自身的期望與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其實是分不開的。
比如,老闆重用你,你也會期望爲公司效力,老師看好你,你也會期望自己是好成績的人。看看你身邊那些合理的期望,在你迷茫的時候也許會爲你點亮一盞燈,繼續溫暖你,讓你願意享受生活。
三、切實感受可以得到的啓迪
享受的過程同時也是切實感受的過程,切實感受可以得到的啓迪。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稱“具體化”(embodiment),是心理學中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具身認知理論主要指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有着強烈的聯繫。生理體驗“激活”心理感覺,反之亦然。
簡言之就是,人在開心的時候會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會趨向於變得更開心。
現實中,不是每一件事都有快速的解決辦法,有些解決辦法叫做——熬。心急的人喫不到勝利的果實。在熬的過程中不想太痛苦怎麼辦?
去曬太陽,吹吹風,讀一下雞湯,聽一下家人朋友的鼓勵,總之就是去感受一下美好的事物。別忘了那種具有強大能量的表情——笑。
去學去想去做,去改變去接受去滲透,去尋找萬事萬物的度,去面對各式各樣的人,然後你會發現,你的命越來越好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ositive psycholog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