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與闖王的故事

明代末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爲了聯合張獻忠攻 打腐敗的明代王朝,親自去拜會張獻忠。不巧的是張獻忠的正室正好當天生產,張獻忠一直守在夫人身旁,只好讓副將來迎接。

副將將李自成迎進內室,擺上茶點果品敘話。李白成等了半個時辰還不見張獻忠,大怒,拍桌子道:“張獻忠竟然如此怠慢與我!”副將忙解釋道:“大帥息怒,張將軍確實是夫人生產,離不得身,大帥先嚐嘗這個,張將軍馬上就來。”

李自成見僕人端上一盤佐茶食品,色澤鮮亮,異香撲鼻,玉潔冰清,隨口問道:“這是何物?”副將答:“這是天冬蜜餞,請品嚐。”李白成嘗後感其味甜美,滋潤化渣,沁人心脾,妙不可言,於是怒火全消,讚道:“果然美味。”

副將見狀說道:“這天冬不僅好喫,還能滋陰潤肺,清肺降火。大帥稍安勿躁,張將軍馬上就來。”又過了半個時辰,張獻忠待妻子誕下麟兒後,立即趕來與李自成商量伐明事宜,這是後話。

天冬的來源和功效

來源:百合科植物天冬的乾燥塊根。

產地: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的南部至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區都有分佈。

性味:甘、苦,寒。歸肺、腎經。

功效:養陰潤燥,清肺生津。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滋膩之性較強,脾虛泄瀉、痰溼內盛者忌用。

天冬的服用

《本草綱目》裏詳細記載了天冬的主治:肺氣逆咳,喘息促急,肺萎生癰吐膿,除熱,通腎氣,止消渴,去熱中風,治溼疥,宜久服。鎮心,潤五臟,補五勞七傷,吐血,治嗽消痰,去風熱煩悶。主心病,嗌幹心痛,渴而欲飲,萎蹶嗜臥,足下熱而痛。潤燥滋陰,清金降火。陽事不起,宜常服之。

因此,天冬甘潤補,苦泄降,寒能清,入肺、腎經,爲清滋滑潤之品。既潤肺止咳、清肺降火,又滋腎養陰、生津止渴,善治陰虛火旺諸證:

1、肺熱燥咳,頓咳痰黏,勞嗽咯血。常與麥冬、生地、玄蔘等同用。

2、骨蒸潮熱,津傷口渴,陰虛消渴。常與知母、地骨皮、石膏等同用。

另外,據說把天門冬釀成酒,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山居要錄》中詳細記載了蘇東坡的天門冬酒釀法:“醇酒一斗,曲麥一升,好糯米五升,作飯,取天門冬汁浸,先將酒浸曲如常法,候炊飯適寒溫,用煎和飲令相入釀之。春夏七日,秋冬十日熟。酒初熟味酸,久停則美香,餘酒皆不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