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蒋韵献给母亲之作,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你好,安娜》封面书影,花城出版社。

蒋韵:我本人对那些自以为拥有知识优势、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的傲慢人格是非常警惕和反感的。我第一篇被《小说选刊》转载的作品《无标题乐音》,描述的就是这样的题材,那是在上世纪81、82年左右,它还曾被改变过单本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播出过。在长篇《隐秘盛开》中,我对我的男主人公所属于的那个生活“圈子”有这样的评价——“这种知识优势使他们成为蔑视小市民的精神贵族。”如果再深入探讨下去,我想,福柯就应该出场了。权力——知识——话语的关系是太复杂的理论,我并不明白,但,它对我有警示的作用。
《不完美的一生:T. S. 艾略特传》作者专访 | 二十位作家云上畅谈中国短篇小说 | 顾适首部科幻作品集《莫比乌斯时空》| ......
一个黑羊皮笔记本失踪四十年后物归原主,带回了迟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蒋韵献给母亲之作,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
近期,蒋韵接受本报专访,回望自己的写作之路,也坦诚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四十年写作,如她所言,“我的写作,是坚持坚守,也是命运”。
01
我的小说,就如同原生态的乱流河,永远不会限定在我最初给它挖掘的河道之中。
《你好,安娜》封面书影,花城出版社
02
我喜欢让小说里的人物、让情节推着我、带着我朝前走,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行走的年代》简体版、繁体版
《隐秘盛开》封面书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米勒油画《晚祷》
人类的苦难,人类灵魂的苦难和不朽的疼痛,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可谓登峰造极。这是我在多年后读完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确实深深地影响着我,同时,也塑造着我。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他的小说《罪与罚》
03
“罪与罚”“爱与救赎”是重如千钧、不容轻薄的文学母题。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海报
蒋韵新书活动近照
《水岸云庐》封面书影,北岳文艺出版社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出版社书影
新年文创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