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例如你很喜歡玩遊戲,也想以此爲生,但你沒有相應的條件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爲職業玩家,一直維持在業餘水平,在沒有回報的情況下,就只能選擇不要去做了。情況六:你想去做也有回報,卻沒有足夠能力做好的職業。

富蘭克林曾說過:“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廢物。”這句話用在工作的選擇上,也依然適合。

確實,在職業發展上,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正如你驅車前往某個目的地,你認爲選擇正確的方向比較重要,還是堅持一直駕駛更加重要呢?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在職業的自我定位上,選擇一份適合自己,或者能夠讓自己發揮出自我價值的工作,比起你單純地毫無方向那樣去努力,更容易讓你抵達目的地。

當然,每個人的基本條件以及要面對的外部環境都各不相同,有時候從事什麼工作才適合自己,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做出選擇。

但是,有些基本規律和實踐經驗,也可以用來作爲參考和借鑑的指標的。

那麼在工作的選擇上,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更好地爲自己創造出價值呢?

選擇什麼工作,才能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呢?先弄清楚這四點

你能深耕的領域是什麼?

不管你想要從事什麼工作,你首先要保證自己有一個核心競爭力,這是立足社會的根本。

什麼是“核心競爭力”?

就是你能夠給他人或者公司提供到價值的地方,然後圍繞着這個地方,提高你能力的稀缺性,最終才能構建成你的競爭力。

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你選擇職業的方向。只要你能夠解決到這個問題,你才明確前進的方向,無論你起步是否比別人慢,你將來也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問題是,很多人都很難保證到自己具備這種核心競爭力。沒有怎麼辦?那隻能找準一個領域,然後深耕下去。

那怎麼深耕呢?首先你要確定你深耕的專業。

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擁有的知識體系,應該呈“T”字型的,也就是在某一專業上具有相當的深度,同時也具有其他學科的廣泛視野。

如果要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說明,那就是查理·芒格了。

作爲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認爲自己之所以能夠做出如今的成績,是因爲他很早就懂得給自己構建出獨特的思考模式,他稱之爲“多元思維框架”。

爲什麼他要建立這個思維框架呢?根據《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一書裏所說的:“查理的投資方法和大多數投資者所用的較爲粗陋的系統完全不同。”

查理不會對一家公司的財務信息,進行粗略的獨立分析,而是對他打算要投資的公司其內部經營狀況,以及其所處的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做出全面的評估。

在這個過程,查理就用到不同傳統學科的知識,作爲自己的分析工具。這些學科包括歷史學、心理學、經濟學、物理學、生物學、工程學、數學、化學等等。

由於每個學科的知識工具都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想要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工具作爲自己投資的分析系統,就必須要熟練地掌握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式。

這就是查理·芒格的知識體系,是一種典型的T型結構。

所以,在一個細分的領域深耕下去,才能夠積累自己的價值。至於其他領域的知識,你學習的重點,就要放在如何建立跨領域的聯繫。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其著作《專業主義》中寫道:“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夠獨霸世界舞臺,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仗,就是專業。”

當你在一個領域有了相當的深度,那麼自我發展的速度,也就會隨之而來了。

選擇什麼工作,才能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呢?先弄清楚這四點

影響你擇業的因素

儘管選擇一個領域深耕下去很重要,但其他影響我們擇業的因素也應該要考慮的。

一般來說,對我們的擇業產生影響的因素,可以分爲三個:

1,你想不想做(喜好):

2,你能不能做(能力);

3,你要不要做(回報);

可以看到出,你做不做一份工作,取決於你對這份工作有沒有相應的興趣,同時也要兼顧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最後還要考慮到金錢上的回報,最終決定要不要做。

根據這三個因素進行考慮,那麼就會得出以下七種情況。

情況一:你想做,又能做,且有足夠的回報吸引你要去做的職業。

如果你找到這種職業,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朝着這個方向去發展你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更好地立足於社會。

情況二:你想做但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沒有回報的職業。

例如你很喜歡玩遊戲,也想以此爲生,但你沒有相應的條件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爲職業玩家,一直維持在業餘水平,在沒有回報的情況下,就只能選擇不要去做了。

情況三:能做但不想做,而且沒有回報的職業。

好比輔導家裏的小朋友做作業,你能夠做,但卻不想以此爲生,而且這種簡單的補習方式,也很難掙到錢,所以這份工作只好選擇不去做。

情況四:有回報但你沒有足夠的能力,也不太想做的職業。

儘管這類職業,要做的話也會讓你得到一定的回報,但由於你對此並沒有感到太多的興趣,勉強去做,只會讓自己不開心。

況且你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夠,那麼長遠來看,你就很難通過內驅力讓自己主動積累更多的能力。這種工作,短期內可以掙點快錢,長期來說就算了。

情況五:你想做也能做,但沒有回報而要不得去做的職業。

沒有收入,就算你在這個領域在努力深耕下去,也很難取得什麼實質的回報。所以這類型的工種,把它當成業餘的興趣愛好比較適合。

情況六:你想去做也有回報,卻沒有足夠能力做好的職業。

這類型的職業,儘管你可以選擇它們作爲自己謀生的工作,一邊做一邊邊學,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有時候人的天賦也是決定因素,因爲並不是每一份喜歡工作,你單憑努力就能夠做好,天賦也很重要。在選擇這類型的工作時,要注意這一點。

情況七:你能夠做也有回報,卻不想去做的職業。

既然你有這個能力去從事這種職業,而且也會獲得相應的回報,那麼就算你不喜歡,依然可以將其作爲自己的謀生手段。

儘管短期內不喜歡,但隨着自己從中獲得一系列的成就感,說不定你會愛上這份工作。當然,如果實在無法喜歡,就只能換職業了。

所以在確立自己的職業方向之前,你首先要對自己有足夠的瞭解,自己有什麼能力,擅長做什麼,喜歡做什麼,能夠做什麼等等,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可以在網上做一做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去思考自己的職業走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與其浪費時間胡亂地找工作,不如先弄清楚自己的特點,針對性地去積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選擇什麼工作,才能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呢?先弄清楚這四點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選了一份好的工作?

當你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之後,接下來就開始要選擇工作了。

千萬不要混淆“職業”和“工作”的定義,這兩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工種所處的行業領域,後者只是一般職位而已。

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所謂“職業”=“職能”+“行業”。

例如你想做“銀行”,這是職業方向,是你要從事的行業,而銀行中的“客戶經理”,就是你的工作,也是我們常說的“職位”,你要在這個崗位上發揮出你的職能。

所以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就只有一個指標:你能否在所從事的職業崗位上,有效地發揮出自己的職能,體現出個人價值的重要性?

好比你從事一家餐廳的服務員,你每天上班下班,好像很努力去工作,但你在這個崗位上,是不是真的能夠體現出自己個人價值的重要性?即便你辭職,相信老闆很快就會請到新的員工替代你的位置。

當然,任何人都不是無可取代的,喬布斯沒了,庫克還不是把蘋果公司一樣繼續經營下去?而我們都知道,喬布斯之於蘋果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庫克至少暫時來說是很難達到的。但庫克,也對蘋果做出了自己的價值,不是嗎?

這就是個人重要性的體現。

所以如果你從事一份工作,你在其崗位上是可有可無的,那你就稱不上是這家公司的核心員工,缺乏核心競爭力。

從另一方面來看,即便現在你還不是這家公司的核心員工,但只要這家公司有相應的渠道可以讓你成爲核心員工,那麼你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你的重要性慢慢積累起來,最終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價值。

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奧什科什分享和華盛頓州立大學,一項針對800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一個職位的重要性,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評價:

1,關鍵性:你這個職位的工作,對組織的使命有多重要?

2,無可取代性:這份工作能夠被其他職位取代或替換?

3,廣泛性:沒有人來做這項工作,其他工作是否會立即停止?

4,緊迫性:如果沒有人做這項工作,有多少其他工作將因此而停止(影響有多大)?

這項調查還表明,處於核心職位的人,可能有更多的機會能夠體驗有意義的工作,對公司的忠誠度會更好,職位危機感和職業倦怠感也會更低。

你是否處於核心職位,或者你能不能有機會處於核心職位,這會對我們的職業發展路線,產生重大的影響。

如果你現在的工作,並沒有處於核心職位,也沒有相應的渠道讓自己晉升到核心職位,你就很難繼續在當前崗位上,繼續做出有價值的成績。

這時你就需要考慮,是否要換工作了。而隨之伴隨而來的壓力,你也要做好承受的準備。

選擇什麼工作,才能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呢?先弄清楚這四點

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工作了許多年,卻發現自己積累回來的經驗不值錢;換工作時,這種經驗居然毫無幫助?

無論你從事哪種工作,要記住一點,除了一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其他一些相關的“可遷移能力”,你都要有意識去積累。

掌握這些“可遷移能力”,無論你換多少份工作,這種能力也能夠幫助你快速進入行業,而不是什麼都重新學習。

那什麼是“可遷移能力”呢?例如溝通能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等。

所以當你開始要進行職業規劃或者選擇工作時,你要問自己一些問題:

1,你目前有沒有足夠的能力選擇從事的職業崗位?

2,你還缺乏哪些知識和技能,才更好地從事這份工作?

3,有哪些“可遷移能力”,可以應用到當前的崗位上?

根據你回答的答案,構建一個具體、清晰而有效的目標,然後投入時間,專注你選擇的方向深耕下去。

如果你暫時還沒有能力選擇想做、要做的工作,那麼你就要想一想,通過目前這份工作,你可以積累哪些“可遷移能力”?你可以通過什麼方法去積累?

選擇什麼工作,才能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呢?先弄清楚這四點

好比你是一個流水線的工人,每天的工作重複又枯燥,好像沒什麼可以學習的地方,也很難從中創造出自己的個人價值,提高重要性。

但如果你懂得思考,如何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或者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完成任務,那這就是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體現。

再如你平時只關注自己崗位上的工作,但有機會,你有時可以觀察一下,不同崗位之間的鏈接,或者產品供應鏈上下游如何跟你們公司串聯在一起,公司是如何把控成本和控制質量的。

這些思考的背後,就是經營管理和物流、零售的知識,就算你領悟得不多,至少這些經驗,讓你以後出來創業,開個小商店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你把一些知識和能力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通過不同渠道的實踐,你就能夠在這個領域創造出相應的價值。

實踐是爲了獲得反饋,有了反饋,你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積累的結果。

所以,不管你學習什麼,一定要找機會去實踐,積累經驗。這些經驗就是你的財富,你一定要好好運用。

當你做到這樣,你在這個領域所獲得的回報,自然不會少。

這纔是“有效”的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