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廓爾喀與後藏地區貿易往來密切,在乾隆五十三年的時候,雙方發生貿易糾紛,而這時候西藏因六世班禪圓寂,班禪之弟沙瑪爾巴與其兄爭奪乾隆皇帝的賞賜未果,憤而出走尼泊爾,請求廓爾喀出兵援助。到了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廓爾喀派人進入西藏討要土地和錢財,西藏不予,於是廓爾喀以西藏不遵守約定爲由再次入侵西藏,並洗劫了班禪所在的扎什倫布寺,乾隆派福康安、海蘭察等率兵入藏,次年清軍收復了西藏失地,並攻入廓爾喀境內,到六七月份的時候清軍逼近了廓爾喀的都城陽布,廓爾喀派使者前來求和,並承諾永不會侵犯西藏邊境。

在南亞大陸的邊緣內陸,緊貼着喜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個不到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它就是尼泊爾。尼泊爾與中國以喜馬拉雅山爲天然界線,是中國南疆的近鄰,而在歷史上,它早就同中國產生過十分密切的聯繫,在清朝時還一度成爲中國的藩屬國,直到十九世紀初被英國控制以後,才脫離中國。

向中國要錢財,中國不給,此國說:你們不遵守約定,我們就入侵了

尼泊爾地區早在公元前6世紀起就建立了國家,在唐朝時所稱的泥婆羅國指的就是尼泊爾,《大唐西域記》、《舊唐書》等文獻中都曾經對它有過描述,說這是一個雪山中的國度,盛產銅、薛牛、命命鳥等物產,用不穿孔的銅錢作爲貨幣,風俗與中原不同,國人粗獷,對佛教有虔誠信仰。那時尼泊爾弱小,曾依附於唐,唐使王玄策曾兩次到達尼泊爾,還送去佛衣等物。

向中國要錢財,中國不給,此國說:你們不遵守約定,我們就入侵了

到了十八世紀,尼泊爾分裂成了數十個部族,居住在加德滿都谷地的三個部族曾在雍正時期向清朝納貢。到十八世紀後期,尼泊爾西北地區的廓爾喀部興起併吞並其他部族,建立起了統一的廓爾喀王國。

因尼泊爾地區多高山,耕地狹窄,強盛起來的廓爾喀王國迫切需要擴張地盤,當然需要有野心家來推動這一發展。於是曾先後依附於中原王朝和吐蕃的小國廓爾喀也開始謀求擴地,將目光瞄向了鄰近的西藏地區。

向中國要錢財,中國不給,此國說:你們不遵守約定,我們就入侵了

廓爾喀與後藏地區貿易往來密切,在乾隆五十三年的時候,雙方發生貿易糾紛,而這時候西藏因六世班禪圓寂,班禪之弟沙瑪爾巴與其兄爭奪乾隆皇帝的賞賜未果,憤而出走尼泊爾,請求廓爾喀出兵援助。於是廓爾喀以西藏運來的食鹽裏面摻土等爲藉口,向西藏出兵。

六月份,素爾巴爾達布帶領着3000廓爾喀兵佔領了西藏南部邊境的聶拉木等地,並圍攻協噶爾宗,在七月份的時候,清軍展開了反攻,不過等欽差大臣巴忠進入西藏的時候,迫於清軍的威勢,西藏與廓爾喀的官員已經私下裏講和,並許諾同意向廓爾喀割地賠銀,爲了早日了結差事,巴忠和噶倫等謊稱已經收復了聶拉木等地,凱旋班師。

向中國要錢財,中國不給,此國說:你們不遵守約定,我們就入侵了

到了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廓爾喀派人進入西藏討要土地和錢財,西藏不予,於是廓爾喀以西藏不遵守約定爲由再次入侵西藏,並洗劫了班禪所在的扎什倫布寺,乾隆派福康安、海蘭察等率兵入藏,次年清軍收復了西藏失地,並攻入廓爾喀境內,到六七月份的時候清軍逼近了廓爾喀的都城陽布,廓爾喀派使者前來求和,並承諾永不會侵犯西藏邊境。

到了八月份的時候,福康安准許廓爾喀投降,廓爾喀之役以清軍的勝利告終。而平定廓爾喀也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的最後一戰,給他的一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向中國要錢財,中國不給,此國說:你們不遵守約定,我們就入侵了

​而在此戰過後,廓爾喀派使者進京覲見,成爲當時清朝的屬國,乾隆皇帝也恢復了廓爾喀王的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福康安在拉薩逗留長達四個月,與西藏官員商定並奏請頒行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保證了此後五十年西藏及周邊邦國的安定。而廓爾喀也一直保持與清朝的進貢關係長達百年,直到1814年英軍入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