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內取出的蝸牛。(唐山市婦幼保健院供圖)

近年來從孩子鼻腔內取出的異物五花八門。

“前天剛從一個小寶寶鼻子裏取出只蝸牛,今天又從一個孩子鼻子裏取出一片玩具卡紙。”三天內,唐山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就接診了兩例鼻腔塞入異物的幼兒,醫生在驚愕的同時,也鄭重提醒孩子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異常舉動,正確引導孩子對於身體的好奇心,避免危險發生。 10月31日,一名女子懷抱一歲多的寶寶焦急地來到唐山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就診,她向醫生描述,寶寶近兩日經常煩躁地哭鬧,並不停地用手摳鼻孔。起初她並沒太當回事,以爲只是有點鼻塞。後來她注意到,寶寶右側鼻孔有黏鼻涕流出,同時伴有惡臭味。經過仔細檢查,她發現寶寶鼻子裏竟然有一個不明物體卡在鼻腔內,既取不出來,也分辨不出這究竟是什麼東西,於是趕緊來醫院就診。 醫生在纖維鼻咽內窺鏡下發現,寶寶下鼻甲處的黃色異物觸之較硬,表面附有大量膿涕。經過藥物處理後,竟然取出了一隻蝸牛!至於蝸牛是怎麼進到寶寶鼻子裏去的,寶寶媽媽也一臉愕然,說不清楚。 無獨有偶,11月2日,一名6歲男孩將一片玩具卡紙塞入左側鼻腔。醫生在電子鏡下取出了一片完整的圓形卡紙,深感震驚。 “我們經常遇到小孩鼻腔塞入異物前來就診的情況,孩子塞進鼻子裏的東西五花八門,大多是玉米粒、花生米、豆子、紐扣之類的東西,或者是一些玩具上的小零件等等,但這兩天發現的蝸牛、卡紙確實挺奇怪。”唐山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醫生介紹說,嬰幼兒鼻腔異物可分爲非生物類異物、植物類異物、動物類異物三大類,其中動物類異物較少見。 這些異物對孩子鼻腔的損傷也有所不同,其中植物類異物,例如豆類,長期在鼻腔分泌物的浸泡下自身膨脹,易引起鼻塞。非生物類異物中的紐扣電池對嬰幼兒損傷極大,紐扣電池漏液具有極強的腐蝕性,會對鼻粘膜造成化學灼傷,長時間則會導致鼻粘膜壞死,鼻中隔穿孔。“而此次病例中的蝸牛屬於動物性異物,在鼻腔內存留時間較長易引發鼻竇炎。” 醫生提醒,孩子常常因爲好奇心強,就愛隨手將手中的物體塞入鼻腔,若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就會使得鼻腔異物長時間存在,不僅會影響寶寶正常呼吸,甚至還容易引發感染,倘若被吸入氣道,後果更不堪設想。所以,家長若懷疑寶寶有鼻腔異物,可留意以下細節:寶寶呼吸時是否鼻塞,且鼻腔是否鼓鼓的像有東西塞在裏面;是否有異味;是否有類似鼻竇感染的症狀,比如高熱、鼻腔流膿。如果發現異常,應警惕鼻腔異物。 醫生強調,發現異物時家長不必慌張,應該第一時間就醫,不要自行嘗試取出異物,盲目操作會令小孩煩躁哭鬧,還會加重鼻黏膜水腫給診療過程帶來更大的困難。而且使用棉籤、鑷子等工具都容易導致異物被推得更深,或者容易劃破鼻粘膜造成出血,少數表面光滑的異物甚至會滑入氣管,造成更大的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有將物品塞進鼻子的習慣,那麼他也有可能將別的東西塞進身體的其他地方,比如耳朵和嘴巴。因此,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寶寶這些部位是否有異物,正確引導孩子對身體的好奇心,可以通過故事、兒歌、遊戲等方式教育寶寶不要將食物、玩物等塞入鼻腔、耳朵裏,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避免危險發生。(文章轉載自燕趙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