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66個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小時候不懂事,偷拿了我媽五塊錢想自己去買雪糕喫,我媽把我罵的特別慘,眼淚已經在眼眶打轉的那種。

  偏巧我媽的兩位好朋友來我家做客,聽我媽說了緣由後,其中一位阿姨非常嚴肅地跟我說,想要什麼可以跟媽媽講,跟阿姨講,但不能自己偷偷拿。

  另一位阿姨卻蹲下來抱着我,怪我媽和另一位阿姨對我太兇,說:“小孩子懂什麼,你看看你們大驚小怪的,不就是想喫雪糕嗎?走,我帶着去買!”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覺得後一位阿姨纔是懂我的人,直到長大懂事了,才漸漸覺出這其中的不同。

  那位嚴肅告訴我做錯了就要改正的阿姨,雖然有些時候讓我覺得她不夠親切,但卻是真的視我媽如姐妹,把我當半個女兒;

  而那位看似和我統一戰線的阿姨,人前總是和藹可親的樣子,跟誰關係也很好,誰也不得罪,逢人就誇獎,嘴裏永遠跟調了蜜油一樣,可背後卻經常詆譭別人。

  我記得有一件事刷新了我對她的認識,有次我們在樓下乘涼,一個鄰居穿了條紅裙子出門,我媽和那位阿姨跟鄰居笑着打了個照面。

  誰知道人家前腳剛走,阿姨緊接着就耷拉下臉來,說:“你看看她那個樣子,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材,怎麼好意思穿那麼緊身的衣服出來,我都替她臊得慌!”

  我媽只是笑笑沒說話,回家之後我忍不住問起,我媽說:“看一個人,不能只看她嘴上說什麼,還要看她內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些時候,看破不說破,面子上好過,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心裏有數就可以了,要記得在這樣的人面前謹言慎行,不深交、也別得罪。”

  那時候也就十幾歲,尚不懂我媽話裏的深意,只是覺得那阿姨虛僞,不願與她說話。

  長大後,我才明白我媽說的,其實就是那句老話: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別得罪一個小人。

  我們每個人身邊,其實都有兩種朋友,一種是真朋友,一種是假朋友。

  在真朋友面前,你可以卸下防備,說一說心中的苦悶,因爲你知道對方靠得住,會站在你的角度上爲你思考,你不必藏着心裏的委屈和難受,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在假朋友面前,相處其實是很累的,要思量有些話該不該說,能不能說,因爲很有可能你無心的一句話,就會被對方添油加醋拿住把柄,所以只好裝着笑臉,維持表面的歡喜。

  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兒子的朋友找他借錢,他替朋友向父親借,父親反問他:“這個人是你的真朋友嗎?”

  兒子毫不猶豫地說當然,自己有無數的朋友,這個就是其中一個。父親卻笑笑說,要跟兒子打個賭,讓他給自己最親近的三個朋友打電話,說自己開車不小心撞死了人,問怎麼辦。

  電話打過去,一個沒接,一個假裝自己信號不好推辭着掛斷了,而這個陪着笑臉找自己借錢的“朋友”,直接在電話裏破口大罵,說自己不仗義,這樣的事兒想拉他下水。

  兒子很沮喪,父親打給了自己幾十年的兄弟,開着免提,也是一樣的情況,對方言簡意賅:“你在哪個地方,我馬上帶個信得過律師過來看看,別急,先冷靜下來,萬事有我呢。”

  父親笑笑,對兄弟把真相解釋清楚,讓他別擔心,電話那頭哈哈大笑,先是說沒事就好,繼而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

  “不是平日裏勾肩搭背嬉笑打罵的就叫朋友,有些人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根本就不把你放在心上,你如果不能看清這件事,會喫很多苦的。”

  時間如大浪淘沙,誰真誰假自會讓你看清,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實是相互的,真心換真心,四兩換半斤。

  有些人也許和你聯繫沒有多密切,也不會說很多好聽的話,更不屑於討好誰,但在你需要的時候,你知道他一定可以站在你身邊支持你,這樣的朋友,是一輩子的知己。

  而有些人,表面上裝的溫柔和藹,內裏卻根本藏着一顆惡毒狠辣的心,你輝煌時他恨不得供着你對你好,而當你落魄時,立馬就離你幾萬裏遠,這樣的假意,看破了,就該淡然遠離。

  朋友不在數量多,而在質量高,在這個薄涼的世界,認識千千萬,不如交心一個。

  人和人之間的緣分要想長久,一定要講究個你情我願,如果只有其中一方掏心掏肺地付出,另一方卻總斤斤計較地算計着,那就別委曲求全了。

  看一個人,別看他嘴上說的是什麼,還要看他做了什麼,看他是不是表裏如一,堅持真實的自己。

  別看他有什麼,收穫到了什麼,而要看他願意付出什麼,是能夠放心把後背交給他,還是面對面笑着都得互相提防。

  世間的人心,太難堪破,舌燦蓮花的未必是真心,默默無聲的未必就沒心,說話中不中聽很多時候沒那麼重要,能夠以一顆真心換對方的真誠相待,已是難得。

  真心很貴,不該輕易浪費。

  往後餘生,定要謹記:信人別信嘴,交人,要交心。

  來源:小茶夜讀(ID:vipyq95) 作者:茶茶,用心碼字,用音傳情,每天晚上九點三十分,溫暖每一個孤獨的你。聽她的聲音,小心會上癮哦。微博:不知道是什麼茶;微信公衆號:小茶夜讀(vipyq95)。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毛樺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