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家公司關張、上萬人離職,小貸行業怎麼了?

作爲普惠金融的一支“小分隊”,小額貸款行業在歷經多年快速發展後,當前萎縮態勢日趨明顯。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從業人員數量、貸款餘額都較往年下降,降幅爲近4年之最。

“三降”是小貸行業寒冬的真實寫照。熟悉小貸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7年末監管部門對現金貸和小貸進行清理整頓,不僅大量小貸公司被取消業務資格,而且還暫停了牌照新設審批。此外,小貸公司還被要求將表外融資計入表內,使其資金來源受限,業務萎縮。

400家公司關張、上萬人離職,小貸行業怎麼了?

行業規模縮減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133家,貸款餘額9550億元,全年減少190億元。

400家公司關張、上萬人離職,小貸行業怎麼了?

記者回溯過去4年的數據發現,小貸公司數量自2015年始進入下降通道,從業人員數量也持續減少。而貸款餘額除2017年保持增長外,其他3年都呈下降態勢。2018年末,小貸公司、從業人員、貸款餘額“三降”幅度最爲突出。據記者統計,去年末小貸公司數量減少418家,人員流失13149人,同比降幅分別爲5%和13%。

小貸試點已有十餘年,作爲普惠金融的一股重要力量,小貸公司有效彌補了縣域及以下地域的金融服務短板。數據顯示,在小貸行業近萬億貸款餘額中,有50%以上投向了“三農”和小微企業。

從歷年數據看,小貸公司主要分佈在東部和東北地區。截至2018年末,江蘇、安徽、遼寧、吉林、廣東、河北等6省的小貸公司數量均超過400家。其中,江蘇省小貸公司數量最多,達574家,該省也是歷年來小貸公司聚集之地,最高時有636家。

而且,小貸行業地區發展水平迥異,實力差異懸殊。比如遼寧和重慶,前者有小貸公司499家,從業人員3883人,但貸款餘額僅爲291.38億元,而重慶有小貸公司274家,從業人員4951人,貸款餘額卻高達1582.78億元,位居全國第一。

熟悉小貸行業的金誠同達律所合夥人彭凱告訴記者,區域發展差異大,源於小貸批設管理權限下放引發的各地政策差異,發展較早和較“寬容”的地區,巨頭早有佈局。如重慶是全國網絡小貸公司發源地,螞蟻金服旗下兩家小貸公司都註冊在重慶,這兩家主體運營了花唄、借唄業務;而發展靠後的地區,入局者有囤牌照的套利心理。

400家公司關張、上萬人離職,小貸行業怎麼了?

業務擴張受限

對小貸行業的萎縮,彭凱表示,主要是受到2017年現金貸、小貸監管新規影響。監管部門暫停了小貸和網絡小貸公司新設審批,已獲批籌建的則暫停開業,同時對小貸業務進行追溯排查。

400家公司關張、上萬人離職,小貸行業怎麼了?

在嚴監管的集中清理整頓中,大量小貸公司停業整頓,失去牌照。去年,山西、河南、四川等多地監管部門均取消了數十家小貸公司的業務經營資格。如去年6月,四川省金融工作局通報對71家小額貸款公司予以處罰。其中,25家因涉及不良資產過高等問題被勒令停業整頓,46家被取消業務資格。截至2018年末,四川省小貸公司數量從2015年的352家降至293家。

嚴監管還讓小貸公司業務擴張受到掣肘。監管新規要求以信貸資產轉讓、資產證券化等名義融入的資金應與表內融資合併計算。如此一來,小貸公司融資槓桿受限,業務必然萎縮。若要擴大業務規模,就只得靠股東增資、借款或銀行拆借。實際上,2017年末監管新規下發後不久,螞蟻金服就對旗下花唄、借唄業務的運營主體進行82億元的注資,註冊資本增至120億元。

因此也不難理解,在機構數量、人員數量、貸款餘額一併減少的同時,小貸公司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實收資本出現增長,尤其2018年末實收資本爲8363.2億元,增長了92.87億元。

業務萎縮自然影響小貸公司的業績。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新三板掛牌的33家小貸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淨利分別爲5.6億元、1.84億元,同比下降12.25%、48.21%。

“這是行業的一次良性洗牌。”彭凱認爲,頭部小貸公司仍有生存空間,小貸牌照交易市場仍有活躍身影。

文:上海證券報 魏倩 陳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