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今天發佈2014年度中小學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報告:三年來,滬義務教育的全面質量和均衡水平總體呈上升態勢;小學生課業負擔有所好轉,49%的四年級生每天睡9小時及以上,但中小學減負仍任重道遠,初中生睡眠時間有待進一步保障,達8小時及以上的學生比例約12%。詳見下文。城鄉學校學業成績差異總體縮小2014年全市四年級學生達到語文、數學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比例均爲99%,九年級學生達到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比例分別爲94%、91%、89%、88%,與2011的標準達成度基本相當,處於較高的水平。

城鄉學校學業成績差異總體呈現縮小趨勢,小學語文學科學業成績達標率上的城鄉差距比2011年縮小了3個百分點,初中語文、英語、科學學科學業成績達標率上的城鄉差距比2011年分別縮小了約11個、4個和7個百分點。

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有所提升2014年,本市通過問卷對學生行爲規範中的熱愛祖國、尊重、誠信、遵守公德、責任、關懷、公平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意願、社會誠信、愛護公共環境、維護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意識較強。如有去敬老院服務的機會時,表示“會”和“有時會”參加的四年級學生比例爲93%;九年級學生的這一比例爲85%。2014年小學生、初中生體質健康達標率分別爲95.2%和94.1%,分別比2011年提高3個和8個百分點。

學生學習自信心明顯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明顯提升,學習自信心較強的四、九年級學生佔比比2011年提高19個和26個百分點,內部學習動機較強的四、九年級學生佔比分別比2011年提高30個和23個百分點,對學校認同度較高的四、九年級學生比例分別比2011年提高15個和1個百分點。90%以上的學生都喜歡自己的學校,90%以上的學生都很願意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

小學生課業負擔有所好轉,但減負任重道遠

從睡眠時間看,小學生的睡眠時間略有好轉,初中生的睡眠時間有待進一步保障。2014年四年級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9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約爲49%(2011年爲44%)。九年級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8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約爲12%(2011年爲13%)。

從校內作業時間看,2014年四年級學生校內作業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比例49%(2011年爲49%),九年級學生作業時間在2小時及以內的比例爲34%(2011年爲32%)。

師生關係得到改善對語文、數學學科師生關係評價較高的四年級學生佔比分別比2011年提高32個和42個百分點,對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學科師生關係評價較高的九年級學生佔比分別比2011年提高48個、49個、49個和63個百分點,96.9%的四年級學生和90.8%的九年級學生認爲學校老師關心每一位學生,96.7%的四年級學生、93%的九年級學生認爲老師能公平地對待自己。

教師教學方式有明顯進步,比較注重互動教學,鼓勵學生探究發展,對教師教學方式評價較高的四、九年級學生佔比分別比2011年提高23個和24個百分點,93%的四、九年級學生都認爲教師在課堂上能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及時回應,81%的學生反映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老師都鼓勵學生思考和提問。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被認同度有顯著提高,體現出上海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的整體提升。

學校課程建設與實施等能力得到提高,對學校課程領導力評價較高的小學、初中教師佔比分別比2011年提高28個和34個百分點,95.8%的小學教師、87.4%的初中教師認爲學校很重視拓展型和探究型課程建設;95.7%的小學教師、82.9%的初中教師報告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95.2%的小學教師和78.3%初中教師反映學校很關注學生在學校裏是否學得開心、愉快。

從相關性看,無論四年級還是九年級學生,內部學習動機、師生關係、教師教學方式、課程建設等因素均對學生學業成績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而睡眠時間不足等因素均對學業成績產生不利影響。

數據也顯示,本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科學發展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比如初中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習動機等問題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教師的分層教學、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頻率和能力有待加強。

☆小貼士:什麼是“綠色指標”綜合評價?

2011年,本市推出了以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爲核心價值追求、基於課程標準的“綠色指標”,並組織了三輪綜合評價實踐。2015年、2016年將分別針對初中、小學開展“綠色指標”綜合評價。

2014年,經科學抽樣,全市17個區縣共有317所小學、237所初中(一貫制學校按小學、初中分別計數)參加。全市實有21800名四年級學生參加小學語文、數學學科測試與背景問卷調查;33265名九年級學生參加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學科測試與問卷調查;995名校長(含分管教學副校長)、7285名教師分別參加了校長和教師問卷調查。測評工具嚴格基於上海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施測嚴格按照國家考試的規範進行,測評工具各項指標均達到有關要求。

市教委強調:“綠色指標”是上海基礎教育領域的一項低利害而又非常重要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不和學生升學掛鉤,不與學校評優評先、校長和教師績效考覈掛鉤,反映着義務教育的全面質量、均衡水平和學科發展狀況,爲教育決策、教學研究和學校教學的改進和提高提供實證數據支撐。“綠色指標”綜合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而在於科學地實施改進,市教委要求各區縣針對2014年度綠色指標評價結果,拿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市級層面舉行改進方案論證和交流會,促進各區縣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進行動,同時明確區域改進的重點在於縮小城鄉(區域)、學校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學校改進的重點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控制好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課業負擔。

滬小學生課業負擔有所好轉,近半四年級生每天能睡滿9小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