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岱廟天貺殿修建動工的那天,全國有名的木匠都來了。能工巧匠們不分晝夜地幹,克服了重重困難,把岱廟修得像皇宮一樣,以致留下“斬木劍”、“飛斧”、“石頭嫁女”等魯班爺 “現身”助修岱廟的神話。

開工後,工匠們緊張地忙碌着。其中有一個白鬍子老頭,整天在工地上轉悠,就是不見他幹活。許多木匠雖有些不滿,但看到他這般年紀,便都無可奈何地說:“就讓這老頭混碗飯喫吧。”

這一天,老頭喫完飯對大夥說:“我不能光閒着,做幾個墨尺給大家用吧。”老頭就做了幾十個,分給了大家。木匠們覺得好笑:墨尺誰不會做!許多人接過來就扔了,只有一個姓李的木工細心地收了起來。

李木匠的墨尺斷了,就拿出老頭給的來用。奇蹟出現了,李木匠用墨尺在木頭上劃線,木頭即刻順着墨線分成了兩半。大夥一見,都紛紛去找自己的墨尺,哪裏還能找得到。原來這個老頭,就是魯班祖師爺。從那以後,木匠就開始把墨尺叫做“斬木劍”了。

天貺殿修好了,來驗收的總監工圍着大殿察看了一週,突然發現東北角的一根檐椽長出來半寸。怎麼辦呢?衆人面面相覷,嚇得臉都白了。這小小的差錯,可是要被殺頭的!四周靜靜的,衆人連氣都不敢出了。這時,突然從人羣中走出那個多日不見的白鬍子老頭,只見他手提一斧,“嗖”的一聲扔了上去,正中檐邊,剛好把那多餘的半寸檐頭削了下來。人們都被老人的舉動驚呆了,回頭再找那人,卻早已無影無蹤了。

衆木匠知道是魯班祖師所爲,高興地說:“多虧魯班爺這一斧,救了大夥的命。”

天貺殿主體修完了,石匠們又開始忙着鋪臺階。白鬍子老頭又回到了他們中間,整天揹着錘子在工地上逛來逛去。一位石匠剛把一塊石頭鑿方,“乒”,另一位石匠的錘子脫把,飛來的錘頭正好落在方石上,砸去了一個角。

“唉,多可惜,不能用了。”那石匠說着,把石頭扔到了一邊。白鬍子老頭過來,一聲不響地把石塊重新砸得方方正正,抱着走了。

老頭來到岱廟對門的張石匠家,笑着說:“張石匠,我給你閨女送嫁妝來了。”原來張石匠家很窮,辦不起嫁妝,正爲此發愁呢。張石匠出來一看,是位不認識的老頭送來一塊石頭,心想:我再窮,也不能給閨女陪嫁石頭啊。張石匠沒好氣地接過石頭,扔在院子裏。

整個岱廟的臺階就要修完了,全是一色的大青石,誰知最後一塊石頭,石匠們卻找遍了石料堆,也沒找到對色的。工程不能竣工,這可把衆石匠愁壞了。大家飯後來張石匠家歇涼聊天,忽然發現了那塊石頭,不大不小,顏色正對,有人上來就要搬走。

張石匠的老伴從屋裏出來,坐在石頭上說:“這是人家送我閨女的嫁妝,誰也不能動。”大家一問緣由,立時明白了,原來是魯班祖師爺扶助窮人。石匠們立刻稟報工頭。工頭聞知,出高價收買。就這樣,張石匠便用這筆錢爲女兒購置了嫁妝,高高興興地嫁走了女兒。

攝影:宋軍

編輯:劉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