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應該是在沒有壓力

和外在誘因的情況下,

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讀的內容,

不論是閱讀圖畫書、

運動報道還是文藝作品

對增進語言的發展都同樣重要

不要一開始就功利性地閱讀,

先激發閱讀興趣;

當閱讀的行爲內化爲習慣之後,

閱讀能力才能持續上升。

言傳身教

孩子的習慣,來自於對父母最自然的模仿。父母自身要擁有固定的閱讀習慣,而不是一天到晚捧着手機等電子產品,或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孩子見父母常常捧着書看,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閱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們對書就會產生好感。

言傳身教不是作秀,父母不要爲了騙孩子去看書而裝模作樣,只有當你也愛上閱讀,孩子纔會真正地被你感染。

給孩子講書

書和畫冊的內容比較扁平,剛開始孩子的想象力有限,故事從父母口中二次加工,纔會變成一個立體的世界。

父母給孩子講書是引導孩子理解內容、展開想象的第一步。結合父母講書來進行閱讀,不但能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更能提升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樂趣。

搭建氣氛

家對人來說是最安全最放鬆的地方,把家變成圖書館,孩子會自覺將閱讀當作生活的日常,當作他與生俱來的本能,減少對閱讀的抗拒。

還可以多帶孩子去外面的圖書館看書,讓他感受“人人都愛看書”的氛圍

興趣入手

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多買這類的書給他看。這樣既不用費心去督促孩子閱讀,也能幫助孩子將興趣轉化爲閱讀的動力。

閱讀外延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光讓孩子看書是不夠的。書本和現實往往存在着差距,可以多帶孩子去各地旅遊,組織野營等郊外活動,以及參觀博物館、水族館、美術館等。不僅能刺激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也能使孩子在閱讀的時候,更有畫面感。

電視不禁 節目要挑

看電視也是一種閱讀,但不論是看電視還是看書,都要把握時間尺度。如今電視節目良莠不齊,父母應該督促孩子少看垃圾節目,多看有教育意義的節目,而不該把看電視當做不愛學習、不聽話的表現,也絕對不能禁止孩子看電視。

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挑選,如動物世界、宇宙的奧祕等紀錄片,既有趣又能幫助孩子瞭解世界。或找一些適合孩子觀看的優秀電影、動畫片與孩子一同欣賞學習。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股腦地讓他們看各種“優秀書單”、“孩子必讀書目”,成爲從小就認識很多字,會背很多詩詞的神童;也不是讓他們變成一門心思只撲在讀書上的書呆子......

而是讓他們對閱讀產生興趣,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陶冶性情,並學會思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