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飯記住5個“更好”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近日,兩則關於學校食堂衛生的負面消息被接連曝出——先是上海某私立貴族學校食堂飯菜量少得可憐,而且用變質的番茄和洋蔥;之後是天津某小學用灰黃色的陳米蒸飯,用塑料桶盛湯,而且湯有怪味。兩則消息使人震驚,一些家長主張讓學生自己帶飯,到學校去熱。

那麼,給學生帶飯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

瓜菜和球莖類菜比綠葉菜更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表示,如果想要帶綠葉菜,不要提前準備。因爲綠葉菜炒好後久置,在細菌硝酸還原酶作用下,綠葉菜所含有的硝酸鹽會變成具有毒性的亞硝酸。因此最好當天早上現炒現打包。

另外,建議用豆角、茄子、番茄、冬瓜、南瓜、胡蘿蔔、菜花、西葫蘆之類的瓜類或球莖類蔬菜取代綠葉菜,作爲午餐。

2

其他肉類比水產品更好

肉類當中,魚類及海鮮最好別帶。因爲在同樣的時間內,水產品的蛋白質降解程度高於其他肉類,降解產物容易傷肝。

3

米飯比麪食更好

主食最好是米飯。饅頭、烙餅等容易發乾,不適合微波加熱。

4

蒸、燉、紅燒比爆炒和油炸更好

適合微波爐加熱的烹飪方法是蒸、燉、紅燒等。這些方法烹飪的菜餚在微波爐加熱後,不易變味和變色,而爆炒和油炸出來的菜餚不適合微波爐加熱食用。微波加熱2分鐘爲宜。

5

飯菜盛裝到飯盒的2/3或3/4比盛滿更好

具體做法是:先用沸水把飯盒燙一遍,然後裝入食物,馬上封嚴,待溫度降到不燙手的程度,再立刻放到冰箱裏。這樣,取出來的時候,飯盒的蓋子會凹下去,這是因爲盒內的空氣遇冷收縮,造成負壓,可防止細菌進入。而如果把飯菜盛滿則起不到這個效果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編輯 || 楚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