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可能需要很多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比如过人的天赋,自身的努力,以及要有一定的际遇。虽然我们常说,个人的努力非常重要,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但其实运气和机遇也十分关键。天定命数以及历史的进程,其重要程度甚至还高于个人的努力。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乡间有个学子,天赋很高,自己也很努力,但因出身贫寒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赚钱养家糊口,也没有遇到伯乐,可能从此终老乡野,成为时代的遗珠。

又比如,有个人年少得志,少年科第,平步青云,但由于天妒英才,年纪轻轻就去世了,那么前半生的所有努力也随之付诸东流,无法继续攀登更高的山峰。

而且在命运的安排上,上天也是非常不公平。有些人生来运气很差,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有些人的人生却像开了挂一样,福禄寿考全部好处都被他占了。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出了个运气极好的宰相,他的名字叫做潘世恩。

潘世恩的运气到底有多好,清末的陈康祺给我们盘点了一遍:

“本朝耆臣,生加太傅者五人,重宴琼林者八人,状元作宰相者八人,惟潘文恭公兼之。又大拜不阶协办,枢廷不始学习,皆异数也。富贵寿考,子孙继武,公之福祉,三百年一人已。”

首先解释几个概念。“太傅”是三公之一,在清朝时算是个虚衔,但代表着很高的荣誉。受封为太傅的人,大多数都是死后追赠,能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封太傅的,整个清朝只有5人(另一说为11人),而潘世恩就是其中之一。

“琼林”,是每年科举以后新科文武进士参加的“琼林宴”,也叫“鹿鸣宴”。而“重宴琼林”,意思是在考上进士满60年时,可以再次与新科进士一起参加鹿鸣宴。能重宴琼林者,一是高寿,二是当官当得久,整个清朝,也只有区区8人得以享此殊荣。

“状元作宰相”比较容易理解。“大拜不阶协办”,指的是潘世恩入阁拜相时,没有经过“协办大学士”这一阶段,直接成为了正一品的殿阁大学士;“枢廷不始学习”,则是指潘世恩进入军机处时,也没有经过“行走学习”的过程,直接当上了正牌的军机大臣。

能跳过这两个“实习期”,都是有清一代的大臣中极其罕见的。而潘世恩能够集上面这所有荣宠于一身,且历经四朝,活了足足86岁,说他是清朝300年来运气最好的宰相,恐怕不会有人反对。

在清朝中叶出了一个运气这么好的宰相,为何却说是清朝的悲哀呢?原因就在于,是那个时代风气的堕落,才造就了这么一位运气如此之好的高官。

潘世恩有没有能力才华?显然是有,他能考上科举状元便是明证。潘世恩是不是奸臣?也不是,他的职业生涯中没有什么劣迹。在咸丰朝时,潘世恩还曾上疏举荐林则徐,可见他也不为无识。但潘世恩身居高位,却起不到他应该有的作用,《清史稿》记载:

“(世恩)在枢廷凡十七年,益慎密,有所论列,终不告人。海疆事起,林则徐所论奏,廷议多赞之;及穆彰阿主抚,世恩心以为非,不能显与立异。”

潘世恩是个宰相,但每次遇到事情时,却表现得像个局外人,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鸦片战争时,穆彰阿主张与英人求和,潘世恩心里认为不对,却不敢公开表示反对。就连后来举荐林则徐,也是在咸丰罢斥穆彰阿之后才敢上奏的。

也就是说,潘世恩当官,奉行的原则就是做得少错得少,但凡是有一丝风险的事情,潘世恩宁可闭上嘴巴,选择不发表见解来保全自己。

而可悲的是,在当时官场风气和制度的筛选下,潘世恩这种遇事模棱两可的伴食之官,却能一路扶摇直上,不但身兼大学士与军机大臣之职,还成为清朝300年间运气最好、荣宠最高的人,但实际上朝廷有他没他都没什么区别,正印证了古时苏东坡所说的“我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清朝在道光时已经加速走向衰落,于此便已可见一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