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何處覓殘塘,心聲淚影女兒香,紅銷夜盜寒江雪,癡人正是十三郎。

1997年是香港迴歸的那一年,在迴歸之日的前一個多月,香港的大熒幕上出現了一部極爲偉大。這部作品就是謝君豪主演的《南海十三郎》,南海十三郎根據真人真事改變,講述的是粵劇江譽鏐藝海沉浮的傳奇一生。

故事的內容無非就是講南海十三郎在感情上和事業上的起伏,但是爲什麼說這是一部偉大呢?就是這部作品不僅有演員神級的演技,也有它厚重,並且真切打動人心的主題。

首先說一下這部電影中,角色的演技,繞不開的就是謝君豪,毫無疑問謝君豪撐起了整部戲,他在這裏面呈現出來的演技,堪稱是超神水平的,因此他戰勝了《春光乍泄》中的張國榮一舉拿下了臺灣金馬獎第三十四屆最佳男主角,而這也讓張國榮輸的心服口服。

在南海十三郎影片的結尾,有這麼一行字,“謹以此片獻給全港的編劇,共勉”。

這即是南海十三郎的兩大主題之一。江譽鏐是位編劇,而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已呈現下滑趨勢,這其中編劇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就是因爲太多編劇的粗製濫造不尊重藝術,導致了港片整體的衰落,因此這部電影的編劇,想用南海十三郎的故事來勸勉同行,要尊重藝術,尊重自己的信仰。

其二深刻的主題,就是這部電影,體現了香港人對本土文化的追尋,追尋自己的根是哪裏?而逃避的我,也隱喻着衰微的傳統文化,但是它不會死,它會印在我們的血脈中,生生不息地流傳下去。

也許有一天,沒有多少人會唱粵劇了。但是當我們聽到《帝女花》聽到《寒江釣雪》,聽到那一句“落花滿天蔽月光”、聽到那一句“傷心淚灑不盡前塵影事”,依然會感到震撼和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