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條來自遠方的關於兒子的消息

可結果仍不是韓峯所期望的那樣

雖然經歷了從期望變成失望

但這位父親從未想過

要結束這場一個人的戰鬥

他不想結束,他不想輸

……

韓峯每天早上7點騎車出門

到離家11公里外擺攤修表

30年前,兒子在修表攤走丟後

韓峯就一直這樣在原地等待着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年幼兒子被拐 他在原地擺攤30年

11月2日,臨近初冬,天氣漸漸冷了起來。四川綿陽市成綿路口,韓峯坐在修表攤前,定定看着遠方。

韓峯今年65歲,老家在遂寧蓬溪縣。1987年,在綿陽站穩腳跟後,他從老家將家人接到了身邊,這一年,兒子小君6歲,也就在這一年的6月1日,韓峯在幫人修表時,兒子疑似被人拐走。

兒子小君照片

兒子丟失以後,韓峯開始了尋子之路,從綿陽市區到臨縣鄉鎮,他的足跡遍佈周邊多個縣市區。爲了找尋兒子,韓峯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遼寧。

1989年,有人告訴他,小君可能被賣到了東北。前一次被騙的經歷,並沒有打消他尋子的念頭,韓峯馬不停蹄趕到遼寧,多番尋找,仍是沒有一點好消息。

多次尋子無果,韓峯選擇了一個在身邊人看來最不可理喻的辦法——原地等待。

每天早上7點,韓峯準時出門,騎着自行車,帶着飯菜,從綿陽市高新區菩提寺前往成綿路的修表攤,晚上7點又騎車回家,來回超過22公里。除了過年休息幾天,韓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都在過着這樣的生活。

多年過去,老韓滿頭黑髮已花白,他也無數次自責過,如果沒有接那個生意,如果修表的時候能多抬頭看看,孩子是不是就不會被拐走?但是他知道,沒有如果。

新線索重燃希望 結果仍不如意

媒體報道過老韓的遭遇後,很多好心人都在關注這個事情,希望老韓能夠如願。幾個月來,老韓不斷收到各地的信息,8月初,一條來自陝西的線索,讓老韓心中重燃希望。

閆先生是這條信息的發佈者,他告訴老韓,多年前他有一位同事曾無意間說起,自己姓韓,從小被拐賣,父親是一名修表匠。“看到信息後,我立即聯繫他,感覺他說的應該就是小君。”多年來,接到過很多信息,老韓一次又一次失望,但他始終未放過任何一個線索。

通過閆先生提供的電話,老韓打了過去。“得知我來意之後,對方直接掛斷了電話,說的找錯人了,再打過去就一直不接電話了。”這一次過後,對方再也沒有給老韓有過通話,“我也換了其他電話打過去,但是他應該知道號碼所在地,一直不接電話。”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上了閆先生,他表示信息確實是他所發,但是多年未見,他也不能確認他的這位同事,是否就是老韓口中所說的小君。“只有通過類似DNA鑑定之類的手段才能確定,我也希望能夠有個好的結果。”

和老韓一樣,記者用歸屬地爲四川的電話,多次撥打閆先生的這位同事的號碼,但對方從未接聽。通過廣州的愛心人士,記者輾轉聯繫到了他,告知其來意後,對方一口否認,也並不願意透露任何信息。

對話

就像愚公移山,我會繼續等待

記者:這麼多年重複同樣的生活,家人怎麼看?

韓峯:兒子失蹤後,我有了一個女兒,如今已成年。這些年,妻子女兒都沒有怪過我,一直默默支持着我,有愧疚,但仍狠不下心,還是想繼續等着。

記者:根據小君的出生日期,算起來已經37歲。有什麼話想對他說?

韓峯:我不想也不會強迫他回到我身邊,我只是,想再見他一面。家裏人也並不想幹涉他的生活,也不希望小君爲我們養老送終,只想他回來看看我們,見一面。

記者:這次外地傳來的信息如果確認不是小君,還要繼續嗎?

韓峯:我已經等了,也找31年了,我會繼續尋找、等待。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等着兒子回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